不过迁移匈奴平民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没有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如果让曹亮亲自来处理这件事的话,那时间上是绝对耽搁不起的。
所以,曹亮只能将具体的事务交给河东郡的人来办理,好在曹亮和丁郡丞、林都尉的关系不错,丁郡丞和林都尉也愿意出手相助,所以这件事很快就敲定了下来,方案由曹亮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则由河东郡来完成。
当然,这件事曹亮也令人快马报到了洛阳,奏明了曹爽,如此重大的决策,曹亮肯定得征得曹爽的同意才行。
至于战俘的事,曹亮则交给了桓范,由他来全权处治。
当初交战之中,曹亮就曾征求过桓范的意见,桓范当即给曹亮出了主意,如今出现这种情况,曹亮自然是将皮球踢给了桓范。
桓范倒也没有拒绝,或许他在向曹亮献策的时候就已经是成竹在胸了。
匈奴的战俘大约有五千五百人,如果规模庞大的战俘桓范自然不敢将他们关押在一处,而是将他们分成十一个战俘营,每营大概五百余人,分别关押,彼此之间互不相通。
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产生暴乱,各营之间相隔很远,甚至都听不到相互之间的声音,那怕就是某一营的战俘发生暴动,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各营。
为了防备战俘逃走,这些战俘营大多选取一些山谷做为驻地,这样的话,魏军就不需要派驻很多的兵马来充当看守了,只要他们封死山谷的四周,就完全可以控制住这些战俘。
被俘之后,这些匈奴人大多是惴惴不安的,他们不清楚等待他们是将会是什么,会不会被砍头?所以这些人的情绪是极度不安的,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会变得紧张起来。
或许这些匈奴兵大多已经是后悔了,在战场上,他们好歹手中还有武器,有拼死一搏的本钱,而缴械投降之后,手中没了武器,自然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而魏军似乎并没有什么过激的手段,除了看守严密一点之外,他们甚至都很少进入到战俘营中,对战俘营中发生的一些冲突也是视而不见的。
由于战俘营的食物配给并不是十分的充裕,这些战俘被关押到这里之后,每天只能分配到一顿饭,勉强可以果腹而已,想要吃饱,那根本就没可能。
食物的短缺自然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战俘营之中,时常会发生一些恃强凌弱的现象,有些匈奴人拉帮结派,抢夺孤单者的食物,有些时候,还会出现殴伤人命的现象。
魏军的看守似乎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任由匈奴人肆意地抢夺,甚至殴伤人命,他们都不闻不问,最多是有人重伤或死亡之后,才会有魏兵进入到了战俘营中,将伤者或死者给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