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李国耀所知,从事私盐贩卖的群体构成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生存驱动型,另一种是暴利驱动型。</p>
前者主要集中在盐户、贫民、流民、失业者等等,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在高盐价逼迫下,走上贩私道路。</p>
而后者主要由官员、合法盐商、盐枭等等构成,这部分人最擅钻营,在盐业暴利的诱惑下,相互勾结,知法犯法。</p>
可怕的是,历朝的缉私官吏都很“识做”:但凡遇到生存驱动型的私盐贩子,他们就穷追猛打,竭力搜捕,以应付差事、邀功请赏。</p>
但凡遇到暴利驱动型的私盐贩子,因为这种人要么有团伙,要么有靠山,要么有行贿能力,他们就略而不问,甚至暗中成为其保护伞。</p>
长此以往,促成了生存驱动型盐贩子向暴利驱动型盐贩子合流。私盐贩运的团伙化和武装化,从唐末以后就日趋明显。</p>
有些地方,全村出动,集体走私,甚至联络周边几个村落,统一行动,以团体武装的形式增强对抗官府的能力。</p>
这两种盐贩子一旦合流,形成大盐枭,一个王朝基本就走到尾声了。类似的情形在历史上多次上演,俨然是盐业对帝国统治的一个诅咒。</p>
比如说唐朝末年,多次考科举失败的黄巢,与王仙芝共贩私盐,数月之间,聚众数万,给了唐朝致命一击。</p>
与此同时,另一拨贩盐起家的盐枭,比如王建、钱镠等人,选择进入体制之内,在镇压黄巢起义以及藩镇兼并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的创立者。</p>
元朝末年,“世以浮海贩盐为业”的方国珍,被仇家告发贩卖私盐,无奈之下,走上反元之路。</p>
方国珍被逼起事的最初支持力量,几乎全部来自跟他一样长于海边的私盐贩子。他们起兵后,精准攻击帝国的漕粮海运系统,烧官船,劫漕粮,盛极一时的元代海运在危机重重中被迫停运,造成元大都严重的粮食危机,加速了元帝国的衰亡进程。</p>
一粒盐拖垮一个大帝国,这真的不是危言耸听。</p>
李国耀之所以想要加入这个行当,不仅仅想要分一杯羹,搞钱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李国耀需要通过控制两淮的盐业来打击日伪军在中国的根基。</p>
盐业暴利所产生的利润正源源不断地成为军费和各种枪炮子弹,而这些东西终究将出现在战场上,需要中国军人用生命来买单。</p>
既然有幸来到这个时代,那么总的作些什么!</p>
同时,李国耀也想利用私盐贩子的身份作掩护,暗中发展部队。</p>
听完李国耀的解释,马德胜沉默了。</p>
他是一个合格的参谋长,在行军打仗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比不上李国耀这种计谋频出的人,但也不差。</p>
然而他却发现自己的想法永远也跟不上李国耀的天马行空,这位年轻的司令这一刻思想可能还停留在一线部队上,下一刻就不知道飞到哪里了。</p>
就像今天,他想的是如何将那笔钱弄回来,以此来缓减经济上的压力,但是李国耀却瞬间跳跃到当私盐贩子身上。</p>
而且通过李国耀的分析和解释,明知道觉得李国耀的这个想法不但非常的好,而且还非常有可行性和必要性。</p>
一旦在海州城附近组建一支私盐队伍,不但可以搞来盐,而且还可以借着走私私盐打击日伪军,发展部队,一举多得啊。</p>
最重要的是,日军眼下最大的对手还是正规国军和八路军,对于那些私盐贩子并不看重,这一点从他们打击私盐贩子甚少用正规部队,而是用所谓的缉私队就能看出一二。</p>
略作沉思,马德胜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只是不知司令你打算带多少人南下?”</p>
李国耀想了想说道:“兵贵神速,所以这次不能带步兵,数量也不能太多,不然目标有点大,我看就从骑兵纵队里面抽调一个大队吧!”</p>
“嗯,那用哪个大队?”乐文小说 <a href="http://www.lwxs.net</p>" target="_blank">www.lwxs.net</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