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鼏没有儿子,他亡故之后,原本的遗产是给史湘云还是史鼎、史鼐?
从人情上来说是偏向史湘云,但从律法上,除了嫁妆那部分之外,史湘云能分得钱财并不多。这里面当然有很大的可操作性,比如说史湘云有强大的后援支持,使得史鼎、史鼐退一步,把钱财给了侄女,还能美名其曰是照顾大哥的女儿。
云善渊从胤禛处了解了大致的遗产继承事宜,从这些条条框框中就能看出,这并不是一个肆意江湖的世界。
史鼏病故之时,史家大房家也着实没什么钱了,一套两进的四合院算是最后的薄产。如何分配的问题还未来得及去讨论,史湘云被劫魂回归西天,云善渊重生之后有了一番新的际遇,让康熙直接定了这房子的归属,将史家大房原本的房子归在了云善渊的名下。
京城多的是聪明人,别去问康熙怎么心血来潮赏赐了史家大房的孤女,就像是康熙说的是照顾忠良之后。如果非要问个明白,这官位谁上谁下就不明白了。
三年的守孝给了云善渊一段缓冲适应的时间,她独居在京城康熙赐的房子里。
云善渊说是独居守孝,宅子内也不可能没有佣人。史家宅院内原先的一众人却是散得差不多了。
史鼏出殡的路上,史家大房的最后一位主子不见了,必然是惊动了不少人。
史鼎、史鼐必须要弄明白史湘云的行踪,回头这事情也不知道怎么与贾母说,至于对其他的亲戚有何种说法那还都是后话了。可是,偏偏同一刻,太子与四阿哥出宫,四阿哥也被劫走了,九门提督直接封城,更是封了史鼎、史鼐的口。
京城内一同失踪了两位,但皇上的旨意是什么都不能透露。为什么不透露,康熙必然考虑了很多,主要是考虑了胤禛,对史湘云是顺带的。以父亲的角度来说,不说是为了减小危险,不让更多人对胤禛不利。从帝王的角度来说,更是为了稳定朝局。
皇上不让说,史鼎、史鼐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对外说是史湘云特意去庙里给父亲念经去了。其实,真的关注史湘云的人还没几个,这理由主要是来忽悠贾母的。但他们做了最坏的准备,史湘云回不来了,至于以后怎么说,还得看事态的发展。
不过史家大房的仆人留着也没用就先都散了,想要留着等大小姐的只有吴管家一家,吴茂一家是史家大房的家生子,自是不能说走就走。
云善渊归来,特别还是带着皇帝的赏赐回来,这让吴茂非常激动,有了更多的干劲,表示一定会好好管理新来的这些佣人。新来的人数并不庞大,都只安排了必要的岗位,比如说厨房、针线、护卫等。
这些人大都是胤禛帮忙寻来的,而云善渊也没多大的异议。反正,她事无不可对人言,或者说对于胤禛,因为那段意外的绑架经历,很多事情当时是彼此间无法遮掩,现在遮掩也已经迟了。
内宅管事主要抓住两个方面,人事权与财政权。
这两点,前者有老吴管家把关,后者云善渊也会时不时查账。这段日子的逃难生活已经让她见识到了民生的真实面,而看账、查账、做账此类事,也是瞒不过她在数理上有天分与经验的人。
此类琐事只占了云善渊生活的很小一部分,她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看懂苏荃送的那本书上。果然如她所料,那上面的字分开来都差不多能认识,可是放在一起,光是穴位的名字就有很多傻傻分不清楚。
必须意识到一个事实,张无忌在学成九阳神功前,他在冰火岛被谢逊与张翠山夫妇教导几年武学基础。即便不喜武学如段誉,他生活在大理皇室也受了很多书籍熏陶,才能看懂琅嬛福地逍遥派的武功。更不说自创功法的黄药师,更是精通典籍,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也就是说要学武必须先读书,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初时是帮助你认知武学功法的内容,而到了往更高走,就会从典籍中悟出自己的武学之道,撰书传世如《九阴真经》。
现在,云善渊还是在入门阶段。
胤禛回京送了云善渊不少书,里面并无《女则》、《女训》,也没有什么诗词歌赋,而是依照她的心愿,真的给了医学藏书与经书典籍,由浅至深,一看就是用心选择过的。
胤禛不会亲自来史府,却是让云善渊要每个月都上交读书心得,如同老师那样监督着她。
云善渊想学的这些知识,以女子的身份来说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但是胤禛能接触到的太医与讲学师父对此多少都会涉猎。
胤禛也是奉旨行事,康熙说了患难之交不比其他人,而且康熙也说了要胤禛出力关照云善渊,教导她读些书并不算太出格。这与康熙赦免了韦小宝的欺君之罪、与天地会纠缠不清等等行为比起来,只算得上是九牛一毛而已。
不过,胤禛接到第一封云善渊的读书心得时,他就有些看不下去了。不管读书心得的内容如何,云善渊的字必须要好好练!
于是,云善渊等来了胤禛邀约潭拓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