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课业繁忙而耽误吃饭的,远不止顾骜一个。
叶纨也是优等生——韩婷同样对她透过底,最近可能有使节助理的实习任务,所以要花大量的精力准备论战。
直到食堂快关门的点,她才抱着一本德语原版的《资本论》和德汉词典,匆匆跑进食堂。
“师傅,一份炸箩卜丸子,一份茄汁通心粉。”
外交学院的食堂,永远会想方设法用不花外汇的国产食材,做出西餐的样子。
打完饭后,叶纨四处一打量,想找个认识的同学合坐,一起边聊边吃。
食堂里人已经很少了,只剩下两桌。一桌是马卉和另一个室友,另一桌正是被顾骜晾在那儿的刘记者。
她自然坐到了马卉这一桌,一边拿叉子卷意面,随口一问:“卉姐,那个喝饮料的是谁啊?没见过,哪个‘学长’刚交的朋友么?”
叶纨她们已经是大二生了,上面并没有其他高年级。但她们已经约定俗成,把上了年纪的同学称为“学长”。
毕竟77/78级的大龄学生太多了,外交学院虽然都是俊男美女,但毕竟是男女按3:2比例招的,所以男生肯定要往校外发展交友空间。
刘记者虽然已经二十七八年纪,但以当时的审美也算时髦,在老男生眼里属于刚刚好。
马卉刚才看到顾骜请客的,便直说:“这次你可猜错了,那姐们儿可不是什么老男生交的女朋友,人家是顾骜带来的。”
叶纨听了,微微有些诧异。
自从前几天,顾骜在分析越南人的外交推演时,表现出超过他应有水平的才华时,叶纨就更加注意观察他了。
她觉得,那是阅历丰富的高干子弟才有的能力。而顾骜这种工人家庭的孩子,即使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也不该有如此广阔的国际视野。
不过,顾骜并没有露出破绽,所以叶纨也没发现什么干货,反而是注意到顾骜一些取向上的不正常:
比如韩老师给他们几个开小灶补课的时候,顾骜似乎总是能与奔三的老女人聊得自如和谐,仿佛他的思想就该和成熟女人才契合。
相比之下,顾骜对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反而没什么共同语言。
此刻,听说刘记者也是来找顾骜的,叶纨不由自主有些疑惑:“顾骜不会看上这么老的女人吧?说不定是别的事情呢。”
马卉无奈耸肩:“这我就不知道了,刚才吃饭的时候撇到一耳朵,只知道这女的是记者。”
“原来是记者,那有可能是采访了。”叶纨知道马卉这里问不出来什么,便赶紧埋头吃饭。
她刚刚吃完,食堂也快关门了。刘记者没等来严平和顾骜,就准备一个人回招待所,明天继续采访。
叶纨心思一转,计上心来,趁机跟上去套话:“这位同志,你是来采访顾同学的么?我跟他比较熟,如果是关于他学校里的事迹,我也可以告诉你的。”
“你是顾骜的同学?谢谢了。”刘记者一愣,倒也不想拒人于千里之外。
毕竟外交学院的学生,将来都是有大前途。
当下两个女人就虚与委蛇起来。
不过刘记者毕竟不知道顾骜和严平交易的核心内幕,所以叶纨也套不出什么干货,最终只是隐约推测出“顾骜貌似在跟对方交易,换取对方在报纸上发某些文章”。
至于具体是什么文章,发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他到底有什么遮遮掩掩的秘密?如果是先进事迹的报道,干嘛不大大方方地来?难道是跟韩老师最近交代的任务有关么?”
……
事情本来就这么过去了,大家都忙着复习备战,还有本身繁忙的课业,转眼就是两周。
这天已经是11月初,下课后,叶纨又惯例去传达室,进门就问:“傅大爷,今天有我的信么?”
她出身于军区高干家庭,而最近越南那边局势紧张,家中长辈经常会临时调动工作。叶纨关心家人的近况,也就养成了每天来看看的习惯。
连传达室大爷都记住她了。
“有一封,金陵寄来的,我给你找找。”大爷翻了一会儿,“呐,这是你的。还有这封,收件人写着‘顾骜’,是你们班上的吧?寄件人没写,你帮忙捎去吧。”
“诶,好。”叶纨接过一看,是一封从庐州寄来的信,单位是一家省级报社,但没写寄件人名字,显然是寄错了也没法退的那种。
叶纨立刻想起了两周前遇到的刘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