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骜听得非常认真,比他国内在那个注水的硕士阶段课题组时还认真。
博士生在第一个年级时,同样是要上课的。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博士,因为没有实验室内容可供你打杂。
而且有些课,甚至是跟硕士生一起上——没读过博的看官千万别觉得诧异。
上课时的场景大致是这样的:
教授先讲一下,但并不是讲多具体的内容,一般拿篇教授本人的综述过来,说说这个研究领域的前沿现状。
如果教授不够牛逼,江湖地位不够资格写影响因子很高的综述,那就只能拿其他教授的综述了。但这话的时候,略有一两分嘲讽意味。
四个有汇报义务的博士生里,只有顾骜是这学期刚来的。
(注:帕特里克.罗素和莎拉.桑德伯格理论上都算“博二”年级。但是如前所述,美国不定基辛格宁可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到时候就由着买可否冷跟李根瞎折腾好了。
他本来就已经离任四年了,又没有辅佐李根的义务。
只不过,看在李根是时隔四年后,代表供核档重新入主白宫。基辛格作为一个供核档的元老,基于“供核档人,同气连枝”之心,想帮衬一下,免得闹出出格的举动,丢了美国政府的威望。
(历史上李根确实也办砸了,如今的交易,到86年彻底被曝光,形成“伊朗门”事件,差点儿跟水门事件一样严重到弹劾总统。)
但基辛格做这一切的首要前提,都是保护自己不要暴露,也就是把尺度控制在“利人不损己”。
会连累他人的猪队友,基辛格是绝对不碰的。
基于这种推演,顾骜忍不住想:“那如果我演砸了,会怎么样?要是我的学术水平,看上去完全跟不上其他同学,是不是就能甩锅了呢?”
但他仅仅想了几分钟,就发现不能这么干,很危险。
他至少要表现出,跟他在国内时相仿的实力——也就是跟他在《外交评论》上发表过的那些成果,一样的功力和深度。
因为无论是突然变强,还是突然变弱,都是容易招致别人怀疑和深挖的。就算一时之间人家没多想,将来调查“伊朗门”前因后果的fbi探员挖地三尺,总有人会联想的。
而自己一旦甩锅不任事,不一定就真的安全了——他能到美国,本来就处在风眼之中,临阵装傻要是穿帮,只会被当成“你已经猜到咱想干啥,但因为多疑怕被灭口而装弱”。
这相当于到别人入伙的地方偷窥了几眼,然后拒绝纳投名状,只会更加危险。
所以,最稳妥的,就是表现出自己的学术水平“一贯平稳”。
发表《外交评论》是展现出多强的学术实力,如今还要保持那么高水平,甚至略微进步一点点。
“可是,怎么进步呢?对美国的法律、政策,肯定不如对国内的了解啊。而且时间还那么紧迫,当初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又不在身边,没人负责‘我提出假设、别人帮我解释’的文案梳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