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棺椁到底有几层,现在还不得而知,从巨大的体型外表来看,经验老道的刘娣分析,这棺椁至少有三四层。
最外层是石棺,石棺表面镂刻着许多浮雕,但没有文字,这些浮雕和壁画不同,浮雕上记录的确实是一些大事儿,刘娣一边拍照一边解读了这些浮雕了含义,基本都是墓主人生前所经历过的重要事件。
至于大概含义无非是自己受封王位时候的画面,以及一些打仗的画面,看来这墓主人是李元则的猜测又多了几分把握,李元则是李渊的第十二子,他是经历过大唐在建立之初的战乱环境的,当时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正在席卷整个隋朝大军,他虽然年纪还小,但确确实实是经历过无数战乱的。
在将外层石椁上的浮雕都拍照留档之后,我拿出蜡烛在石台的东南角点燃,我、刘娣、小威三人走到蜡烛跟前拿出脖子上佩戴的摸金符,口中念叨:“摸金校尉,点蜡焚香。祖师保佑,升棺发财。”
所谓行有行规,现在我们既然悬挂摸金符来此做倒斗发丘的勾当,就得遵守摸金校尉传承千年的规矩。
行完规矩之后,我们就打算开启最外层的石椁。
石椁有将近一米六高,六米长,差不多有2.5米宽,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棺椁。
石椁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石槽,是四周都没有任何纹路,就像是一整块大石头中间部分被掏空了一般。唯一的有衔接的地方就是上面的石板,石板紧密的贴合在了石椁上方,为了保持密封性,这石板与石槽缝隙处应该是进行过很高明的处理,在缝隙处最外层是灰白色的石膏,铲掉石膏后,竟然出现了一层蜡,当我们将蜡给清理之后,在最里面竟然还有一层半透明的物质,紧紧的封死石椁与石板的缝隙。
根据刘娣的经验,这半透明的物质应该是某种植物分泌出来的树液,刚开始类似胶水,当这种树液晾干了之后,就会变成我们常说的琥珀之类的物质。
为了保持棺椁的密封性,这墓主人真可谓是下足了心思。
但这可难不倒我们三个专业的摸金校尉,理论有我,经验有刘娣,力气有小威,加上现代化的装备,对付这石椁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我们先用旋风铲,将石椁上层一圈的灰白色石膏铲掉,然后又用蜡烛火焰一边熏烤固定的蜡,一边用将其刮掉。
最费工夫的是最里层的那层树液凝固之后的半透明的物质,这玩意油盐不进,用火焰烧也不变形。
好在我们这个队伍里,有刘娣这么一位专业的考古工作者,她用很薄很锋利的刀面,一点一点的将那玩意与上面的石板分离出一个小洞,然后用考古专家专门开棺用的一种类似钢尺一般的钢片插在了那个小洞内,用力往旁边一划,整层的透明物质立刻如摧枯拉朽一般与上面的石板分离开去。
小威赞道:“刘司令,你还别不承认,小姑还真天生就是干倒斗的料啊。”
我点头,我有《秘葬》古书的理论依据,但我这些年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怎么观山望气、寻龙分金,刘娣则不同,这几年跟随着她的老师杨教授,没少在古墓地宫里打转,她的经验之丰富,是我和小威都望尘莫及的。
此刻看到让我和小威十分头疼的那层密封石椁与石板物质,在刘娣出手后三下两下就搞定了,心中也忍不住暗暗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