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2节(1 / 2)

感觉就是很落后的样子。

“是,我国国主用的是私库里历代的存宝,希望秦王能满意。”郭开哆嗦了一下,继续求到:“我赵国真的是诚意如此!”

“是吗?”羸政把玩了一下礼物清单,了起来,转身走了。

姜内侍站出来喊了一嗓子:“退朝!”

郭开:“……!”

这还什么话都没说呢,就退朝了?

早朝一下,郭开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李斯的府邸,等他下朝归来。

而议政殿里,羸政绝口不提那礼单的事情,反而问军中准备的如何。

“请国主放心,只需要国主一声令下,就能踏平赵国!”军伍上的人都杀伐果断,一说起打仗那都恨不得直接抄刀子上了!

李季阳在一旁听的嘴角直抽抽。

“好,月中就开战吧,再拖着也不是回事儿。”羸政又问关于宫中新建的宫殿的问题。

这次作答的是李季阳:“臣已经想好了名字,就叫‘东宫’,此宫两层,分为三进,共有仆役房两百间,大书房小书房各一间,正殿一座,侧殿八间,客院两座,客房三十间。”

东宫是李季阳亲自规划出来的,用杏黄琉璃瓦铺设主殿,有可以举行小型宴会的场所,又在四周广种桑梓,奇花异草无数,又有一个很大,兵器很齐全甚至还有好几个小型盔甲的练武场。

与两宫太王太后和王太后那里不同,李季阳给他用的都是实用物件,没有那么奢华,朴素中透着那么一点随意。

因为秦安君说了:“女孩子要娇养,男孩子要穷养!将来王太弟是要接手秦国千秋伟业的,自小过的锦衣玉食,将来就会不知民间疾苦了。”

“小阳说的很对。”羸政对此很认同:“自从跟着你出去一趟以后,他已经学会了讲价,还知道去查宫中物品采买情况,揪出了不少的大蛀!”

李季阳嘿嘿一笑:“那是王太弟聪明。”

“一国之君要是斤斤计较,还怎么……这也……。”甘磊不赞同,知道民生就很好了,非要养成锱铢必较,还怎么让下头的人活啊?

“他小时候可以这样,才能让他知道民生疾苦,长大了,明白事理了,自然不会失了一国之君的风度。”羸政却道:“到时候,先生,您还需要教导王太弟。”

“好,到时候老夫一定悉心教导。”甘磊摸着胡子点头,心里决定好好教导王太弟李斯见他们东拉西扯的就是不说礼单的事情,反倒是对赵用兵一如既往,这个着急上火啊!

可是他也知道,这种事情他现在不宜贸然开口。

年轻那会儿不懂事,结果把自己的前途都给坑没了,如今谨言慎行,可不能再犯错误了。

偏偏李季阳说起东宫来没完没了:“我打算在那里建个草坪,就是很大块的草地,让他们骑马的时候能跑起来……就叫跑马场……;离厨房太远了,就在东宫单立一个伙房……。”“这里建设的这么好,日后我秦国再有太子,就住在东宫!”羸政最后拍板:“东宫只有太子可以入住。”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这一条,后来写入了秦皇宫的宫规里。

议政殿散了,李季阳照旧留下蹭饭,宫里的御厨不愧是御厨,铁制炊具拿来之后,研究了俩月,人家愣是新添了一个菜系,炒菜!

不过李季阳告诉御厨大师傅:其实烹饪有二十八法,分别是:炸、爆、烧、炒、溜、煮、汆、涮、蒸、炖、煨、焖、烩、扒、煱、煸、煎、塌、卤、酱、拌、炝、腌、冻、糟、醉、烤、熏。

听的御膳房的大师傅双眼冒光!

羸政也对此很惊讶,小阳虽然爱吃,可这是头一次听到小阳将一个烹饪之术分为了二十八种之多!

李季阳得意洋洋,当年没少看食神,里头用嫩嫩的水豆腐雕成万里长城的那一幕,他永远记得。

当然,里头那经典的台词,他也记得清清楚楚。

其中就有膳食共分烹饪二十八法,以及分别是什么。

简直倒背如流!

秦王宫的御厨们又有了研究的新方向。

大热天的李季阳也不想吃别的,就来过水面条拌蘑菇卤子,肉类他是一口不动了,羸政不同,他还是吃肉的时候比较多,而且喜欢吃肉。

李季阳怕他发福,每隔几曰就会检查一遍,看羸政有没有发胖的意思。

拖了七天的时间,郭开再次出现,不过这次不是在大殿上,而是在议政殿。

进来见礼赐坐之后,羸政第一句话就让郭开再次给他跪下了。

“寡人看了清单,觉得赵王有心了,所以想派使臣再次出使赵国,顺便将清单带给赵王看一下,这么点东西,都不够我秦军将士们出兵一次的用。”羸政把玩着手里头的礼物清单:“郭开,你说赵王会怎么对你呢?”

郭开一下子就跪下去磕头求饶了:“求秦王饶命啊!”

“寡人饶不饶你没关系,只要赵王能饶得了你就行。”羸政撩开眼皮子看了看郭开:“还有七天,就是正式开战的日子,等到打下赵国,秋也该完了吧?”

郭开磕头磕的额头都红肿了:“求国主饶命!”

“你不是秦国之人,不必叫寡人国主。”羸政说话还是不急不慢。

李斯看着这样的郭开,眼神闪了闪。

“秦国之主饶命?!”郭开立刻换了个词儿。

在来的时候,他带着的礼物是很丰厚的,只是他半路上打开看过了,那么多金钱财宝,都是给秦国之主的礼物!

他心动了!

从中贪下了一半!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国主与国主之间的往来,手笔大得很,最主要的一点是国主与国主之间往来从来没有核对礼单这种事情!

虽然战国时期礼乐崩坏,但是大家都奉行的是君子之道,例如“两国交战,不杀来使”的说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