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便准备到这里来体验一番,没有想到第一天来这个毁坏的道观,便碰上了两个奇怪的人,这不得不让他感到好奇,同时也为自己的此行增添了一些乐趣。
别过了殷天玄两人之后,他便沿着江上飞那张地图上的标注地点走去,他也想去看看这几个地方,究竟有什么秘密值得殷天玄那样的高人去研究。
他首先来到了来龙山上,来龙山位于腾越市的正东方,当地政府依托山上的优美风光和当年的抗战遗址,将这一片区域建成了一个大大的公园。
公园里植被茂盛,树木荫郁蔽日,绿草茵茵,就像是一颗巨大的绿色明珠,被人放在了一个大大的基座上。因此它也被称之为镶嵌在极边第一城的一颗"绿色明珠"。
几条小溪顺流而下,在半山腰处汇集成了几个小小的水潭。
公园主景区为一座呈盾状的火山锥体,形似一只蜿蜒的大龙飞来,此山也因此而得名,传说还有人曾经在此见到过真龙的身影,不过这些都是一千多年前的传说罢了,基本没有可信度。
诸葛亮南征的时候,曾在此山顶上建有一塔,名叫青龙塔,后来几经毁坏,直到清代道光七年,再次重建。东瀛倭寇占领了腾越期间,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以这青龙塔为中心,在周边建起了雕堡群,后来中**队反攻腾越,青龙塔与雕堡群一起毁于战火。
抗战胜利以后,腾越人民用古老的方法,用木石重新修复了青龙塔。现在塔基周围还有东瀛倭寇作战工事遗迹,里面还有大量的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工事。
这里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塔正对着公园的中轴线,塔身如笔,泮池如砚,有笔有砚则人才辈出,所以民间把青龙塔叫做文笔塔,可见大家对这塔的风水也是非常认
可的。
当年中国远征军围攻腾冲城时,来龙山是东瀛倭寇最重要的外围防御阵地。这里和县城互为犄角,来龙山一旦不保,则东瀛倭寇只能龟缩城中,困守待毙。
甄侠志重点看了看当年东瀛倭寇修建军事要塞的位置和形状,位置很容易就找到了,那里有一个大大的坑,坑里全是厚厚的混凝土和粗大的钢筋,不过现在这些都变成了残垣断壁。
看得出来,东瀛人当年修建这些工事也是下了血本的,他们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些坚固的工事上。但他们到死都没有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非正义的战争和不得人心的倒行逆施,是最尖端的武器和最坚固的工事都挽救不了他们的,人的精神和意志才是最终决定历史走向的根本动力,器械和工事,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工事遗址旁边的景物介绍牌上面,不仅用文字详细记录了当年东瀛倭寇修建军事要塞的过程,而且还有雕堡群建成后的图纸,从那图纸上还可以看出这些雕堡群当年的格局和高大雄壮的模样。
东瀛倭寇当年在此建的这个军事要塞,有近一千平方米的建筑,一共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五层,要塞上面最高的雕堡离地面将近有近20米高。由于雕堡群太高,遮住了早上的日出,以至于腾越市的人们早上7、8点钟都 还看不到初升的太阳。当时东瀛人是想把它当作是一个固若金汤的要塞来修建的,可见在这些方面是下了苦功夫,花了大价钱的,后来战争的进程也证明了东瀛人的付出是值得的。
看完了景物介绍牌,甄侠志又看了看周围的山势和走向,这来龙山还真的是名副其实,这山就像是一颗大大的龙头,高高地昂了起来,而他的身子却在下面蜿蜒延伸,一直伸到远方。
而东瀛人建的军事要塞正好压在这条巨龙的龙头上,这不是犯了忌讳的事吗?龙头是聚气的地方,而有人在这里把它镇住了,这还能聚气吗?没有了“气”那还能叫龙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的相融相和,是大家追求的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而风水玄关等更是如此。因此如果 有不相融或不相和的地方,人们都 会努力地通过人为的能力来进行调节干预,便其与之相融相和,很少有人故意制造不相融不相和的要素,除非是布局者和受用者有什么深仇大恨,有意要至受用者于万劫不复的境 地,才会有意这样为之。
风水讲究的是生气,“气”的聚集需要四周的地形拱卫,这周围本来有许多树木,形成了左青龙,右白虎的护卫,可阻挡恶风淫雨,加之背后靠山,犹如垄龙腹总孕育龙子的庇护所一般。
而大地有地气,地气上升可综合形成生气,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才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但东瀛人在些修建堡垒要塞,以扫清外界射界为由,居然把整片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拱卫它的青龙白虎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样天然形成的庇护所便被毁了,风水的“气”便弱了不少。再加上东瀛人用水泥做成了宽阔的地面,阻挡了地气的升腾,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平衡,也彻底灭了这里的生气。从而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镇煞”风水大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