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一秒记住 造化图小说网 (zaohuatu.com) )
这次的圆桌会议与之前第一次不同,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将众人各自了解到的远东帝国近一年来各方面的动态和进展对大家进行汇报和总结,好让所有人都能在短时间内获知各方面的近况。
首先进行汇报的是李灵珊和顾沁负责的教育部门。
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重要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包括隔壁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大明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内数以千计的国子监监生就可说明这个问题。
陆远自从到这儿的第一天起,就将教育放在了第一位,从最初以顾五四和顾小七为首的二十名家丁开始,连院工下人们都无一例外必须要能写会读,还得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后来为了吸引顾家庄的适龄儿童入学,还自掏腰包搞免费午餐。为了让那些闲赋在家无所事事的女性们接受教育,不惜用肥皂之类的货物以利诱之,循序渐进。
为了搞教育,搞自己的教育,陆远一行人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教师不够,自己每天亲自去上课!没校舍,建!适龄儿童读不起书,贴!教师的工资,发!没课本书籍,自己当搬运工来回运!对于有本事,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异士,更是不问出处,直接高薪供着。
为的,就是教育,让他们把自己的本事传授出去,而不用担心会像以前一样“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
以林三、方一九、徐银匠、最早为陆远等人铸炮的铁匠金天功和林牧之类为代表的各高级技术人才就是极典型的例子,他们这些人现在在学校里上课的时间比正在自己干活的时间要长的多的多。甚至有一批当初帮海汇寺干活的各类工匠,陆远都可以不计前嫌纳为己用,让他们去传授自己的知识,手把手的将自己的专长本领教给一批又一批后起之秀。
凡是与教育相关的产业,陆远一贯是不计回报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每年的教育经费只要李灵珊动动嘴皮,陆远和其他所有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一概通过,就连主管财政的郑纪都从没有发表过一丁点的反对言论。
这样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支出每年都在猛增,从在下沙庄园的每年消耗四千两,直至去年已经达到了四十五万两,几年时间翻了足足一百多倍。
若是不了解的旁人看起来,四十多万两一年的教育费用实在太过夸张,但陆远等人明白这笔巨款那是省不得的。
学校不比工厂,工厂可以进行统筹规划,划出地开办园区,学校则不行,不可能让孩子们每天来回走几十公里路去县城上学。学校必须遍及各地,乡镇府县哪儿都不能少。校舍要盖,课桌板凳、书籍纸张、教育设备什么都缺不了,这些都得花银子。
而且有碍于现在的教育政策,适龄儿童的基础教育那是不要钱的,但教职员工的薪水却很高,就别提教师了,就是看门的大爷和保洁大妈也得发一份月佃吧。
有了基础教育不算,还得在各府县设立中高级别的学校。基础教育那是扫盲和灌输理念,高等学院出来的才是真正可用的人才。
仅是以上这些花销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但这就完了吗?没有,还要扶持相关的教育产业。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刷产业,随着学校和教育规模越来越大,陆远
等人不可能再永久性的当搬运工,书籍纸张必须得自给自足。
可这个年头哪有什么印刷厂?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陆远等来自从到了这儿,才真正认识到宋真宗赵恒的这首《劝学诗》和普通的老百姓真是一点鸟关系没有,书和纸张,对于普通人家来说那就是奢侈品,连吃饭都吃不饱,有什么资格去买书,有什么资格能放下手中的锄头去安安静静地看书读书?所以能读得起书的,都是世家大户,都是那些已经在朝为官的官宦人家。晋升之阶对百姓们来说依旧是无稽之谈!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陆远就得花大笔的银子去扶持发展印刷产业,让纸张和书籍不再让老百姓觉得高不可攀。
有了纸张和书本,还得有书写工具。随着书籍纸张的小型化和标准化,以往的毛笔就不再适合日常书写了,这样一来就必须得使用新式的书写工具,也就是铅笔或是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