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科學家在研制宇宙飞船的同时,也研究制造太空食品。
经过许多次的太空实践,科學家发现,太空食品要求营养丰富、卫生、进食方便。
而这些“实践”,都是从“牙膏”开始的。
第一代的太空食品当然不是真牙膏,虽然牙膏是入口的东西,人们刷牙的时候吃点没问题,但那玩意真不适合当饭吃。
这里说的“牙膏”,只是因为食物的状态跟牙膏太像了。
最初的太空食品因为人类对太空的了解有限,同时技术也有限,所以只是为了解决航天员的“温饱问题”。
那时候都是把食物打成浆糊,例如牛肉浆、苹果浆、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它们被压到铝制牙膏壳内,吃的时候就像挤牙膏似的,将它们挤压到口中。
它们具有最初的太空食品特性,就是体积小、便于携带运输,也便于食用。
甚至连咀嚼都不用,机器打成的浆糊可比他们自己咀嚼的细致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牙膏产品升级了,它们被做成了一口一块的压缩食品。
这就是第二代的太空食品。
在太空里吃东西的终极阻碍就是没有重力,所以食物不能有碎屑,一旦吃出来碎屑,就会在空气中飘荡。
如果航天员一不小心将碎屑吸入肺部,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就太空返回地面的流程和颠簸,死亡并不遥远。
所以制作成一口一个的小食物块,保证航天员一口可以吞下一个,并且保证不会因牙齿咬而产生碎屑是非常有必要的。
到了这个时候,有一说一,牙齿咀嚼东西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幸福感,最起码比挤进嘴里,然后用舌头抿两下就咽的“牙膏”好多了。
而到了第三代太空食品,就使用了脱水复水技术。
它们主要是一些冷冻干燥的食品,如米饭、面条等主食和各种菜肴果蔬,加水就可以食用。
由于太空中没有重力,为防止水四散飘走,要将水直接加入食品包装袋内进行挤压,等水和食物充分吸收之后就会变成黏糊糊的一团,然后就可以吃了。
不过这种糊糊只是防止食物飘成一片,跟最开始的浆糊不一样。
这种食品更接近于地面的普通膳食,糊糊中具有食物的颗粒感,像是加多了酱汁的正常食物,能满足航天员的口感和口味。
而到了第四代太空食品,也就是领航者掺和太空食品之前的太空食品主流,它们已经好的非常多了。
因为科技足够先进,所以空间站可以使用冰箱和加热装置,于是热稳定食品和冷冻冷藏食品都出现了。
前者是经过加热灭菌自理的软包装和硬包装罐头类食品,可以长期存储,还可以直接食用。
后者是在地面上冻好带进太空的,融化后可食用。
因此航天员除了可以吃到主食,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加热后的鲜汤等食品。
也因为各国宇航员有各自的饮食习惯,所以第四代太空食品的种类非常多。
当然,现在领航者掺和了太空视频领域,它们已经算上一代产品了。
也就水果蔬菜等这些原材料级别的食物不算什么代差,毕竟都是同样的运送方法。
这个世界又没有缩小机,苹果是压缩不了的,强行压缩了估计也就不是新鲜食物了,也就不会被航天员们期待。
说这些新太空食物算新一代,并不是因为轨道穿梭机可以为所欲为,至少不是全部归功于轨道穿梭机,食物里边确实是使用了新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