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阎重喜就这么率领左路军,可以说是不费一枪一弹,便进入到了雁门关之内并且很快便控制住了大同府大部分地区,接防了大同府和蔚州等地,而杨国柱则整兵后撤,双方远远向往,但是却一战也没打,便又开始逐步放弃宣府镇,使得左路军所部很快又逐步的接防了宣府镇一带,逐步接防了宣府镇的怀安卫、万全左卫、万全右卫,使左路军兵抵外长城沿线,替换掉了这一带的官军残部。
杨国柱顺便还暗中将宣大军中的一些老弱裁撤掉,抛给了卢象升来负责处理,对朝廷和洪承畴称这些人已经在对刑天军交战之中战亡,而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万余宣大兵,出了居庸关朝着山海关一带赶去。
在这段时间,朝廷的京营方面却意外的和关宁军之间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突,而这次的冲突起因很简单,御守京师的大明京营此时还有三万余官军,在漕运断绝之后,他们的粮秣也出现了严重的短缺,而朝廷虽然想尽办法,也不能满足这些京营兵将的需求,于是这些京营兵将们便开始纵兵在京师周边一带靠着行掠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得知了关宁军接受了一大批刑天军为他们提供的粮秣的时候,镇守密云一带的京营兵将,便开始打上了这些接收自刑天军的粮秣,杨国柱在雁门关接收这些粮秣之后,便将其中绝大部分通过居庸关、怀柔、平谷等地,运往蓟州交给洪承畴,可是没成想密云的京营官兵,却在半路上截去了一大批粮食,还为此杀了几十个试图阻拦他们的宣大兵,双方顿时便闹得是不可开交了起来。
洪承畴得知消息登时大怒,立即上奏朝廷告了这支京营一状,要求崇祯处置为首的军将,并且将这批被劫的粮食立即交还给他们,这个时候朝廷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能力,虽然崇祯为此也非常恼怒,现在他正是四面楚歌的时候,可是自己的官军之间却自己人跟自己人先打了起来,有心处置,但是又怕『逼』反了京营的官兵,这件事也就这么压了下来。
此事发生之后,关宁军是无不破口大骂,这些粮食明明是刑天军送给他们,让他们用来果腹和建奴打仗的,可是作为友军的京营却抢去了一大批粮食,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之举,而朝廷方面却对此事似乎充耳不闻,坐视这些京营官军就这么夺了粮食,一些人甚至于当即便打算撂挑子不给大明朝廷干了,幸好洪承畴为了顾全大局,召集部将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诸将晓以利害,总算是劝服了这些手下军将们,令其弹压住各自麾下的兵将,这才没有在关宁一带闹出大『乱』子来。
随着刑天军的动手,建奴方面也在准备充足之后,皇太极抵达锦州城之后,集齐了各路兵马,亲自率领近二十万建奴大军,开始出锦州朝着宁远城杀奔了过来,在关外洪承畴已经迫于形势,提前放弃了宁远城北面的大批屯堡,将兵力收缩在了宁远城周边,所以沿途建奴大军基本上没有遇上什么有效的抵抗,便在三月十六的时候,长驱直入兵至了宁远卫城下。
而大明守军在洪承畴的调派之下,在宁远之外的白台山、老歪桃山、九龙山等地层层设防,抵御建奴军南下。
建奴军行至白台山之后,便遭遇到了明军第一次顽强的抵抗,镇守白台山的明军主将正是洪承畴麾下的第一猛将曹变蛟,曹变蛟乃是早年战死的大将曹文昭的侄子,和曹文昭并称大小曹将军,作战很是勇猛,曹文昭死后,曹变蛟便成了洪承畴手下的第一猛将,常年跟着洪承畴在陕西一带剿匪,前年洪承畴和孙传庭被调入卫,曹变蛟以功已经晋升为总兵官,也随同洪承畴移镇了关宁一带,此时他的麾下共有兵马三千余人,考虑到首战的重要『性』,洪承畴便将白台山这个宁远城的第一道防线交给了曹变蛟负责。
曹变蛟也没有辜负洪承畴对他的期待,在白台山一带利用建奴军轻敌冒进,突然率部杀出,和建奴军的前锋人马在白台山展开了一场激战,明军上下这个时候也知道他们已经是退无可退,在曹变蛟的率领下,打的少有的勇猛,这一战下来,曹变蛟领兵斩杀了建奴军过百人,还伤其近二百余人,成功的取得了一场在关宁军看来,算是一场“大捷”的胜利。
这一战大概也是这一次关宁大战之中很少的几个亮点之一了,虽说曹变蛟很是勇猛,但是毕竟久经沙场的建奴军也不白给,这场激战下来,曹变蛟麾下明军损失同样十分严重,虽然杀伤建奴军近三百人左右,可是他麾下付出的伤亡代价却超出了对手近一倍之多,这些建奴军可不像是以前曹变蛟对付的那些变民军,一个突击敌人便会大溃,轻易便可以取得胜利,建奴军在这方面上,远远超出了一般变民军数倍之多,不管是韧『性』上,还是个人战斗力上,都很强悍,所以曹变蛟即便是率军拼死作战,也未能取得太大的战果,而击退这一部建奴军之后,曹变蛟也不得不放弃了白台山,率部后撤向了老歪桃山和九龙山一带,和在那里布防的明军会和。
建奴军在白台山吃了一个小亏之后,便开始谨慎了起来,不再派出少量人马轻师冒进,而是开始集结兵力,呈扇面以兜状兜向了孤悬于关外的宁远城。[]葬明7
(呵呵!多谢风沐春江、不喝西北风二位弟兄的打赏!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