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剧组比起埃文-贝尔一个月前杀青的“阳光小美女”来说,绝对可以说是一个巨无霸,投资、人员、阵容、规模、架势、场景、服饰,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埃文-贝尔目前担任制片或者导演以来最庞大的剧组。虽然投资没有过亿,但是六千万美元的投资,也算是一部大制作影片了,埃文-贝尔必须打起精神全神贯注。还好,这一次十一工作室是与伯纳德-艾辛格所在的康斯坦丁影业一起合作,有伯纳德-艾辛格坐镇,否则埃文-贝尔进入角色可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
事实上,庞大的剧组,不仅意味着事情多,同时也意味着导演和制片人之间的矛盾容易被放大。因为如此一大笔投资,谁都不希望砸了。而制片人和导演的沟通就变得至关重要,两个人之间对于电影考虑的角度不同,就会直接导致谈话的性质产生变化。更何况,伯纳德-艾辛格也是一个大牌制片人,虽然脾气没有杰瑞-布鲁克海默那么骄傲,但也依旧是一个说话掷地有声的人物。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伯纳德-艾辛格对“香水”作品本身的重视丝毫不逊于埃文-贝尔,这也是两个人沟通的纽带。
在七月初,埃文-贝尔动手对剧本进行修改润色的时候,两个人就发生过一次致命的分歧,差点导致了这次合作的分裂。
埃文-贝尔认为“香水”应该采用法语来进行拍摄,因为原著小说是用德语完成的,而故事里讲述的完全是十八世纪的巴黎。一个发生在十八世纪巴黎背景里的故事,如果使用英语,那就会让故事变得不完整,甚至是可以说是可笑的。
上一辈子,汤姆-提克威就(书书屋最快更新)是使用英语进行拍摄的,主要还是考虑到美国主流市场的因素,而电影之中的商业化元素也是男主人公格雷诺耶个性被“英雄化”的根本原因。如果把“香水”的电影也比作一瓶香水的话,汤姆-提克威可以称作是一名优秀的香水调配师,他知道什么样的香水能够卖得更好,不是最贵的,不是最稀有的,当然也不是最有创意的。
但是结果呢?电影成品完成之后,康斯坦丁影业和合作伙伴梦工厂认为,这部电影在美国市场很难取得好成绩,只是在不到三百家影院举行了限定放映。汤姆-提克威讨好英语世界的算盘落空了,而为了好莱坞而改编的英雄元素也没有能够达到目的。电影的主要票房都集中在了欧洲,特别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地,由这些国家的力量,将“香水”的票房推到了一亿美元的位置。而电影采用英语对白的举动,也成为了“香水”电影诸多遗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
埃文-贝尔现在就不打算往商业化靠拢,他改编剧本之后,将格雷诺耶角色本身的心理转变提炼出来,成为了故事发展的主线。所以,既然没有打算商业化路线,也不见得会讨美国观众欢心,那么为什么不使用法语进行拍摄,将故事中十八世纪巴黎的生活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呢?
埃文-贝尔的这个意见遭到了伯纳德-艾辛格的强烈反对,不是因为法语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一个连锁反应的问题。如果使用法语拍摄,首先就因为着电影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范围是有限的,比起英语对白来说绝对是一大劣势;其次使用法语拍摄,这就要求演员必须能够熟练使用法语——否则就要用后期配音,那么这就局限了伯纳德-艾辛格对演员阵容的想法。要知道,上一辈子“香水”中汇集了达斯汀-霍夫曼、艾伦-里克曼这样顶级的演员,而可惜的是,他们都不会说法语,这对于伯纳德-艾辛格来说,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使用法国演员的话,这又再次削弱了电影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法语对白的使用,这必然将造成整个剧组的变化,以及未来推广过程中的连锁反应。身为制片人,伯纳德-艾辛格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也使得埃文-贝尔和伯纳德-艾辛格才刚刚达成合作协议不到一周,就直接崩了。
庞大剧组伴随而来的,还有导演和制片人观念的冲突,埃文-贝尔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回。
一万三的更新求月票,求订阅!
十月就要结束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