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尼尔-达西的评论整体里,则是对“阳光小美女”本身进行了解析,至于媒体的遮羞布,公众不知道,尼尔-达西自然也不会去触霉头,他也是一名记者,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就是被讽刺的对象。
“在观看电影预告的时候,我完全认为这将是一部儿童电影或者家庭喜剧,那种茶余饭后不动脑筋不用思考消磨午后慵懒时光的鸡肋。不过想到导演是埃文-贝尔,我顿时又充满了兴趣,比如说,为什么埃文会想要拍摄一部乏味的家庭电影呢?所以,我来到了多伦多,走进了电影院。
但是,当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心中的感慨竟然无法用文字来完全表达。
在这部看起来像是家庭喜剧的‘阳光小美女’中,故事里传达的信息竟然如此深刻,丝毫不逊于去年那部让所有人惊艳的‘神秘肌肤’,甚至还要更加深刻。这部情节简单、拍摄手法幽默的电影,表达的竟然是对生活最本质最原始的思考:当理想与现实背离的时候,我们怎么对待失败?或者,失败与成功究竟应该怎么定义?当付出全部努力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正确却仍然得到错误结果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这不仅是一个观点,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属于埃文-贝尔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样深刻的哲学思考如果要分析的话,即使是洋洋洒洒地三十页论文报告也说不清楚,毕竟这是我们一生都在探讨的问题。而不管能否说得清楚,严肃、沉重甚至沉闷的调子却是基调,因为人生和哲学碰撞的时候,总是如此。同样的,如果是一部基调如此严肃的哲学电影,估计电影院里一半人都要睡着了。
但是这部作品却并非如此,埃文用一种调侃、讽刺、搞笑的黑色幽默的视角,让全场观众笑声不断地看着胡佛一家子怎么狂奔到雷东多海滩去参加选美;可是看到故事最后,笑着笑着,眼泪就这样滑落了下来。这种感动十分混沌,完全不属于‘内心深处柔软部分被触碰’的那种,甚至无法清晰描述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自己笑出了眼泪,可是大脑之中却彷佛有一个疑惑已久的问题终于被揭开了,但又不够明朗,需要我们再回味反思一下,但就是那一点点的震荡,却余韵深长。
这一切都如同电影里那一缕阳光一般,是阴霾寒冬里破开云层的一米阳光,而不是炙热盛夏里炎炎翻烤的骄阳。就是这样的点到为止,就是这样的一抹阳光,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我曾经多次表达过,我最欣赏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含蓄的、轻微的,在无声无息之中,让人细细品味。导演把模糊甚至混沌的原始影像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相信观众们的智商,完全尊重观众们的再创造力。如果有必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或者行为用蜻蜓点水的办法突出电影所要表达的信息重点,但绝不牵强或者煽情。或者说,即使煽情也要全无痕迹大雪无踪,影片从头到尾绝不会让观众感受到导演的存在,只有事后回想体味的时候才意识到如此处理的精彩。
埃文曾经在‘神秘肌肤’里做到过一次,他在‘阳光小美女’里又做到了第二次。
在电影的最后,我十分欣赏,不刻意追求圆满结局不刻意追求励志效果,胡佛一家的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胡佛一家走下去才能知道,而不是依靠电影镜头告诉我们一个圆满结局,就让观众心满意足了。后面这段空白应该怎么样来填写,取决于每一位观众的人生态度,这就是电影与观众之间潜意识深层次碰撞最大的火hua:电影落幕了,但是未来却需要让观众们来填写。
毫无疑问,埃文用他的镜头,开创了属于独立电影的新时代!”
一万五更新求月票,求订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