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1 / 1)

甄琼在殿上也是有一席之地,虽说偏了点,但在一众僧道里,也算是独一份了。此刻跟着小黄门,快步来到了殿上,在席边站定。到了位,甄琼就有些心急了起来,也不知韩邈什么时候才来?等了有半刻中,那一席澜衫,终于出现在眼前。这里可不比外廷,满堂朱衣绯袍,梁冠锦绶,那青边白衣的士子服,简直有些扎眼了。然而这等服色,也没让韩邈露出怯懦神色,亦如往日,微笑着走来。甄琼的心跳猛地就加快了,好在这一身垂到地上的大衣裳足够的绊脚,才让他想起了自己今日要摆出的仪态,等人来到身侧,在他右后方站定脚步。因为天子赏赐两人同席,他自然也是有席案的,只不过靠后一些。这么多人看着,甄琼也不好回头说话,想了想,就把手垂了下来,鬼鬼祟祟向后摸去。然而一只手,在半道上拦住了他,那纤长有力的手指,在他手上警告似的捏了一捏,随后悄然握住。宽大的袍袖,遮住了众人的视线,就算有监察百官仪态的礼官,也没发现这微不足道的动作。不过只握了片刻,那只手就从掌心滑脱。甄琼心头一空,险些没扭头往身边看去。好在此刻,乐声再次响起,戴通天冠,着绛纱袍的天子,再次入殿,坐在了御座之上。百官拜舞山呼,亦如之前。行过礼,由太尉持爵,跪进上寿。那“千秋万岁”的呼喝,犹若轰轰雷鸣,响彻大殿,震荡云霄。就连甄琼,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垂下了头颅。这就是天子威仪,容不得人不俯首帖耳。天子举起了酒爵,群臣拜舞山呼。饮毕,赐百官酒,群臣拜受。甄琼举起酒杯,毫不迟疑一饮而尽。御酒滋味没尝出来,就是觉得冷的冰牙。然而此刻,谁还在乎这个?喝完了酒,天子赏御饭,群臣皆入席。从天不亮就出门,折腾到现在都已经日上三竿了。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甄琼迫不及待的坐了下来,等待上菜。按理说,宫中的饭食应当是不差的,但是元正大典不同旁的宴飨,更为庄严肃穆,于是主菜就成了胙肉。也就是祭祀用的白肉,没油没盐,煮的死硬。看着内侍端上来,分好了的肉块,甄琼都傻眼了。折腾了这么久,就给吃这个?然而背后有人戳了一戳,甄琼还能怎么办?苦着脸,硬着头皮往下咽吧。差点没把腮帮子嚼酸了,这胙肉才囫囵入了肚。好在除了主菜,还有别的饭食。谁料甄琼刚垫了垫肚子,天子又赐酒,开始了一轮轮喝酒,叩拜的过程。这还吃个啥啊!也亏得韩邈就在身后,要不甄琼真要闹起情绪了。这时,御座上的天子,也终于有了些空闲。在殿中粗粗一扫,就看到了那身跟其他人全不相类的鹤氅。然而他没有细看那愈显俊秀的小道,反倒把目光放在了甄琼身后,那穿着澜衫,身姿挺拔的士子身上。那就是韩家大郎吗?看起来也挺年轻的啊。穿这身,在殿中还能不卑不亢,行止有度,气度也是不凡。可惜放弃了举试,改为行商,否则还真能提拔一二。不过赵顼也知道,两人都在朝堂,并不稳妥。让人出外任官,甄琼怕也不会答应。这韩邈从未求过一官半职,想来也是个有分寸的,倒是可以赏赏。一轮轮酒喝完,就该赏赐了。这也是示天恩的时间,重臣、使臣都要赏赐才行,物品更是千奇百怪。甄琼都没吃饱,就喝了一肚子酒,正郁闷着呢,就听到内侍传天子口谕,赏通玄先生御酒五瓮,御茶十斤,还有服饰两套,靴四双。听到这个,甄琼才有了些精神,立刻起身拜谢。看着那恭恭敬敬的小道,和他身后一同拜倒谢恩的白衣青年。赵顼唇角也露出了些笑容。有了赏赐的衣衫,下次入宫,韩邈也可以换身打扮了。恩赏过后,大朝也到了尾声。群臣叩拜,天子退席。所有人都按照班次,徐徐退出宫殿。腿是酸的,背是痛的,还没吃饱,就一肚子酒水晃荡,甄琼也是郁闷极了。等出了大殿,身后突然响起个低低的声音。“不虚此行。”那是韩邈的声音,甄琼转头,就对上了一张笑脸。那张脸满是喜悦,连双眼都放着光,并无丝毫伪饰。原来邈哥这么喜欢参加大朝啊!甄琼不由也笑了出来,只觉疲累一扫而空。来参加这大典,不就是为了邈哥嘛,他开心就好了!韩邈却想得更多些。天子赐的衣服,不是只给甄琼的,否则该说“道袍”才是。那不证明,天子瞧见了他,也借着赏赐甄琼,赏了他东西。这可比他们新婚时的赏赐,要直接明了多了。而有了天子的默许,还有谁能说他二人的不是?这赏赐,甚至比能参加大朝,殿上用饭,更让他欢喜。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随着人流走了出来。然而还没等出宫门,有个内侍匆匆赶来,对甄琼道:“通玄先生,王相公想寻韩官人一见。”王相公?莫不是王安石?怎么这时候找邈哥?甄琼困惑的扭过头。韩邈想了想,微笑颔首:“还请中贵人带路。”第129章毕竟是元正, 除了罕少几个留守轮值的官员外, 各个衙门都空荡荡的, 一派清冷模样。就算不回家团圆,也该逢迎上官拜访亲朋,哪个有心思耗在职房?因此立在职房的那道身影, 显得尤为孤冷。眉头紧锁,双手背负,一身朝服更显出端方肃穆。“王相公, 韩官人到了。”那小黄门进门, 赶忙禀道。王安石这时才转过身,看到了相携而来的两人。那小道他是见过的, 今日衣着光鲜,愈发引人注目。然而他身边的男子, 并未被这光彩压到。神态温文,行止从容, 哪怕一介布衣,身在宫廷也能安之若素。刚才在朝会时,注意到这点的, 又何止天子一个?王安石也是因这人起了好奇, 才着人去请。没想到甄琼也跟来了,他微微一皱眉,客气道:“可否请通玄先生回避一二?”能封“先生”的,就算天子也要礼敬。更别说甄琼本事不差,制出的东西都利国利民, 王安石对他也并无恶感,颇为尊重。甄琼还没答话,韩邈就笑着道:“我同凌霄子乃是一家,王相公无需避讳。”这话让王安石的眉峰跳了跳,但是看看韩邈神情,终究还是没有再赶人,直接道:“助产术乃是良法,韩郎君为何借此谋利?”《日新报》是韩邈掌管的,上面的内容也少不得他过目。除却因韩琦谋划,才持续宣扬的河湟开边。不论是国债还是炭毒,《日新报》都是转载《京报》,并无过分之举。但是对待助产术,全然不同。若是没有韩家铺子率先借此事宣扬自家货物,京中哪会冒出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助产用品”。如今想要安稳生产,寻常人家恐怕要多花不少银钱了。这不是唯利是图是什么?之前跟韩邈书信来往时,他还以为这是个难得的人才,谁料还是商人本性。没想到王安石会问这个,韩邈微微一笑:“小子不才,正是因为助产术重要,方要借商贾一臂之力。若只靠生息司主持,怕是经年都无法推行。”王安石可没料到这样的答案,然而略一思忖,却觉得难以反驳。朝廷政令推行之难,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可是生息司从成立到如今,不过区区半载,整个东京就已寻不到接生前不用肥皂洗手的稳婆了。那些出名的稳婆,都是自带肥皂、酒精。不那么有名的,也会让产妇家中备妥。开封府的上计中显示,这半年因产后伤痉身亡的妇人,少了四成还多,继续推行,怕是还能降低。可若说商贾是为国为民,王安石可丝毫不信。这些多赚的钱财,可不是假的。“然则商贾敛财,欺压细民,也是不假。”王安石皱眉道。“生死大事,花些钱财又有甚要紧?总比一尸两命要划算许多。再说了,商贾赚钱都是要交税的,赋税又用于民,如此才能使钱财流通,不至荒废。”韩邈顿了顿,突然一笑,“国债不也是如此吗?”国债的理念,还真于此有些相似。借百姓不用之钱,先办朝廷要事,回头再偿还本息。这是救急之法,也让王安石见识到了民心民力。一天二十万贯,就算是他,也是极为震惊的。这可不是来自富商官宦,全是细民的家私啊。然而对于国债,王安石终究是有顾虑的:“有铅山大矿,秦州荒田,才能如此施为。只是举债终究是权宜之法,一旦还不上钱,朝廷信誉尽失,反倒是祸害。”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这也是他最看不上国债的一点。不过此事乃韩琦所提,他当真不觉得奇怪。韩琦向来与他政见不合,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国债发行数目不大,且偿清之后再发行,就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者,有了国债,也方便朝廷节流。”韩邈笑道。“节流”二字,让王安石的眉头皱的更高:“节流怎能比得上开源?唯有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方能供天下之费。”这也是他的一贯理念了,韩邈对此并不陌生,然而此刻,却轻叹一声:“冗官、冗兵、冗费,方是朝廷大患。若不重此事,再多钱财,也要倾入水中。王相公可曾想过,新法实施,要多出多少官吏、职司,费去多少钱粮?”听到韩邈这话,王安石不悦道:“新法实施,赋税岂会少了?届时开阖敛散之权,尽归朝廷,兼并之家无法夺民利,才是富国之举!”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让韩邈都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却不是作答,而是一句问话:“相公可曾经过商?”当然没有。王安石何其敏锐,哪会听不懂韩邈的言下之意,不由冷哼一声:“贾长沙也从未行过商贾事!”这说的,自然是西汉贾谊。若非他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令,哪有文景之治?韩邈闻言一挑眉:“那相公因何要学桑弘羊?”桑弘羊可是商贾之家出身,也是为汉武帝敛财的大管家。若非他想出各种新法,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连年征战的开销。而王安石想出的新法,还真有不少,缘自桑弘羊。“新法皆有改动,绝不似汉时那般逐利。朝廷有了财权,国库丰盈,才能施惠于民。”这也是王安石坚信的,能够剔出旧法的弊端,更有益国朝。韩邈却摇了摇头:“若冗官遍地,吏治不清,任是如何改动,都有害于民。朝廷索一,民间就要拿十,其中差价,皆是污吏所得。谈何不与民争利?”“只要稍加整顿,总好过兼并盘剥!”王安石是见过那些豪族、富商是如何掌控市场,残民害民的。若是能把财政的控制权收归朝廷,总好过让其夺利!“国朝可曾限制兼并?”韩邈反问。从来没有。这是王安石和韩邈都心知肚明的。还不等对方答话,韩邈又道:“若是朝廷逐利,挤掉商贾,最先受害的,绝不是豪商。那些中小之家,怕是要家破人亡。没了他们居中转圜,百姓只能任人宰割。买卖有进有出,总能有些微薄利润。若是无法自买卖中获利,那些达官豪强都放贷生财,才是民不聊生的时候。相公可有法子,让百姓逃过这层层剥削?”王安石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只凭赋税,不足国用。灾疫、兵事,亦要耗费钱粮。若是朝廷不掌敛散之权,国亦要乱。天下之财,尽数被兼并之家吞去,百姓不也要家破人亡?”“天下兼并之家,便是天下官吏。朝廷揽财权,何异于送羊入虎口?”韩邈轻叹一声,“相公一心为国为民,却不知比起国库批拨,若是百姓家有余财,更能抵御灾疫。而朝廷施政,若想惠民,就不该以得钱几何计算。活民几何,才是根本。”顿了顿,他加重了音量,沉声道:“藏富于民,国方可富!”这可跟桑弘羊的理论截然不同,更是王安石从没想过的。藏富于民,于国哪有利可言?将来用兵收复河山,消灭西夏,又要从何来钱?然而如他这般执拗的,也不由被韩邈的一些话触动了。天下兼并之家,那些权贵、豪商、世族,哪个背后无官?可是若真对这些人下狠手,他怕是要跟范仲淹一样,被赶出朝堂,再也无法伸张毕生志向……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王安石突然道:“官家欲纳天下遗才,你可愿入三司条例司任职?”三司条例司,乃是天子为了新法,专门设置的衙署,可以兼管政、财、军三者。将来势必要压在三司头上,乃至盖过枢密院、政事堂。这也是王安石还未升官,就被人称为“相公”的根本。而这样一个新衙署的首脑亲自相邀,明摆着就是一条登天之路。在一旁听了老半天,什么也没听懂的甄琼,此刻眼睛倒是一亮,转头看向韩邈。若是邈哥答应下来,岂不也能当官了?韩邈自然看到了他的目光,对甄琼微微一笑,他干脆道:“承蒙相公高看,小子无意为仕途。”“你可是忧心身无功名?”王安石立刻问道。他并不愿放过这么个良才。就算不愿承认,王安石也知韩邈有一点说的不差。从未经商,谈何为国敛财?不论是管子还是桑弘羊,都是商人出身,而他从未有这方面的经历。若是能有这么个助力,想来新法制定,也会更加完善。因此,他甚至能抛弃门户之见,不在乎这人乃是韩琦族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这点风险,他愿意承担!韩邈却摇了摇头:“在其位,谋其政。若是入朝,势必要为官家、为朝廷谋利。那百姓之利,又要谁来挂念呢?小子不才,宁愿在野,不愿在朝。”面前之人,不是苏颂。当初那两人不当同朝为官的说辞,想来也不会说服王安石。与其言私情,不如直抒胸臆。况且,他如今也不用谋官立身了。这话颇有些大逆不道了。王安石看他良久,最终也未强留,只道:“若你对新法有何见解,可写信于我。”这话,也是给他留了一条门路。韩邈拱手笑道:“多谢相公。”话已说尽,再留就没甚么意思了。韩邈带着甄琼,告辞而出。听了整场,甄琼只听明白了,韩邈不愿当官。出了宫,上了车,他不由好奇问道:“邈哥当真不愿为官?”这王安石,可是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若是有他提拔,想来也能混得不错嘛。韩遐就一门心思想当官,邈哥真没一点想法吗?“当官有什么好?尔虞我诈,胜商场百倍。还要放弃家中营生……”韩邈话还没说完,甄琼已经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那怎么成!”这么大的家业,怎能说放就放?他还要让邈哥帮他理财呢!韩邈唇边不由溢出笑来,把那宽袍大袖,身若仙禽一般的俊秀小道拢在了怀中,在他鬓角亲了一亲:“再说了,咱家不是有你当官嘛。以后为夫依靠琼儿就好了。”嘿呀,可不是这个道理嘛!甄琼也笑了起来,美滋滋的抱住了韩邈的腰:“邈哥只管靠我就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