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08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087(1 / 1)

d么长生不老,都是骗人的。”宇文温笑了笑,继续向前走,“记住,如果不想看见满朝文武都是姻亲或者叔伯子侄,就得靠科举。”原本的历史里,即便隋唐之际就有了科举,但世家门阀退出历史舞台,要到唐末,足足两百年多年的时间跨度,宇文温一直在努力缩短这一时间跨度。他想在有生之年,看着门阀政治垮台,但没有绝对把握做到。这不要紧,因为他还有儿子可以接过这个重任。“五姓七望,没什么大不了的,父亲即便要花上数十年,也得把他们的根基砍断,到时候,你来把他们推倒”第四十二章 三豪杰高大的设备,忙碌的工人,轰鸣的蒸汽抽水机,不断转动的水轮,铁轨上来回走动的马车,让工场的宇文温觉得自己来到了工业社会。和怡人的田园风光比起来,宇文温更喜欢浓烟滚滚的“工业风”,此时此刻,他头戴“安全帽”,站在一处设施前高台上,听人介绍工场的运行情况。主讲人是修炼化学之道的道士刘杨,刘杨如今已不是黄州五庄观的观主,而是作为化学产业的“总工”,带着技术班子到邺城开设化学工场。此刻,他指着面前一个个铅室,向天子介绍硫酸的生产过程。宇文温看着面前一个个设备,聚精会神的听着。硫酸,在炼丹术里,这种物质叫做“矾油”或者“绿矾油”,经过刘杨和无数炼丹道士的努力,他们终于可以批量生产这种强酸了。第一套硫酸生产设备出现在黄州西阳,制备工艺经过不断完善,已经可以实用化。在这基础上,于长安、广陵投产的两套硫酸生产设备,很快也正常运行起来,位于邺城的第四套生产设备,现在已经完成“试运行”,即将正式生产。为尚在襁褓中的化学工业,提供有力的支撑,首先受益的,就是印染行业,大量五颜六色的化合物,被染坊用来实验是否能用在布匹染色上。午后阳光明媚,宇文温边听讲解边看资料,又看着眼前壮观的生产设备,只觉得热血沸腾,大批量制备硫酸这一关键的技术,他终于掌握了。历十余年时间,累计耗资不下百万贯折价,终于掌握了看着面上带疤的刘杨,及其满面沧桑的“道友”们,宇文温觉得很感动,如果没有这些由炼丹术“转职”而来的土鳖化学家,他的梦想,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实现。刘杨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发生意外,脸上留下狰狞的伤疤,其他道士也多多少少在各式各样的实验事故里挂彩,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大家的热情。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已经不是他们的目标,而化学之道让以刘杨为首的炼丹士们为之疯狂,无数个日夜,无数次试验,他们的发现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成就感。工业化生产硫酸,就是无数人心血所凝聚出来的结晶。炼丹术里,加热绿矾能得到绿矾油,这是一种有腐蚀性的液体,尝在嘴里有些酸,如果加以浓缩,腐蚀性更大,在宇文温的指点下,刘杨等道士知道这种绿矾油叫做“硫酸”,其腐蚀性酸性叫做“氧化性”。而生产硫酸的工艺,经过多次改良,已经不是靠加热绿矾制取硫酸。最初改良的制酸工艺,是将燃煤锅炉的“含硫”废气引入喷淋塔,由此得出“稀硫酸”,这样的“稀硫酸”浓度不高,杂质多。但产量大,比加热绿矾所得硫酸的量要多。刘杨根据宇文温提出的“铅室法”概念宇文温只知道名字,经过不断地摸索,经过无数次失败,历经数年的摸索,终于摸到了门路。这种“铅室法”,是将硫磺和粪硝火药业的土法堆硝所得结晶放在一起加热,引其气体在铅室里“过水”,就能得到酸性很强的硫酸。“铅室法”不断地改良,成功实用化,当他们能够稳定制备大量硫酸时,“化学反应”变得美妙许多。如获至宝的道士们,用硫酸来与各种物质“反应”,新“反应式”和新化合物不断出现,让越来越多的道士们为之废寝忘食。他们发现,用浓硫酸溶解食盐,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体,这种气体溶于水中,水同样具备酸性,很明显,这是另外一种酸。因为来自于盐,所以命名为“盐酸”。制备盐酸的工艺经过不断完善,耗费无数钱粮之后,终于实用化,能够大批量生产浓度不低的盐酸,而有了充足的盐酸,化学反应变得更加精彩起来。好消息不止这一个,当道士们干馏硝石或者粪硝时,发现干馏会产生刺激性气体,这种气体被水吸收之后,又是一种酸性物质。因为来源于硝石或粪硝,于是这种酸名为“硝酸”。但这样的工艺制备硝酸效率低,消耗大,杂质也很多。经过不断地实验,道士们发现用硫酸溶解硝石,同样可以制备硝酸,他们参照盐酸的制备工艺,改进了硝酸的制备工艺,终于将硝酸的制备工艺实用化。这是今年年初的事情,第一套实用化的硝酸生产设备,在黄州西阳投产,工场就在硫酸工场、盐酸工场隔壁。得知硝酸生产实用化消息的宇文温,当时就激动得失态,宛若小孩子一般,又跳又笑。硫酸、盐酸、硝酸,合称“三酸”,那可是化学工业的基础。虽然硝酸的制备工艺有些复杂,产量不是很高,而且纯度较低善,但这对于宇文温来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三酸有了,两碱还会远么他烧钱烧了十几年,终于烧出结果来,怎能不高兴。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宇文温当晚就来了个“一挑三”,和三位“女中豪杰”鏖战一宿才消停。他如此激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三酸的出现,代表着三个化学品的问世为期不远,这三个化学品可称得上“三豪杰”。其一,硝化纤维。硝化纤维是烈性炸药,威力比黑火药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且不说用于战争,仅是用来开山修路或采石,就是一件利器。对于宇文温来说,硝化纤维的制备很简单,那就是将棉花浸泡到硝酸里,只要注意反应条件,就能批量生产硝化纤维。豪杰之二,硝化甘油。提炼自油脂里的甘油,用硝酸处理过后,同样可以获得“硝化甘油”这一烈性炸药。豪杰之三,就是雷汞。用酸去处理水银汞,就会获得“雷酸汞”也就是雷汞,有了雷汞,就有了定装子弹,那么后装枪的出现就不再是梦想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激动万分的宇文温,当即下令五庄观的实验员们着手进行硝化纤维、硝化甘油、雷汞的研究,他要让这“三豪杰”为己所用。宇文温为此调拨大量钱财,以作实验事故伤亡人员的抚恤金。从那日起,他就满怀信心的等着好消息,等着硝化纤维、硝化甘油和雷汞的出现。但直到现在,他都没等到。五庄观的实验人员,在重重防护之下,用硝酸浸泡棉花,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纤维”。他们用硝酸去浸泡从油脂里提炼出来的所谓“甘油”,也没产生什么特别的“硝化甘油”。他们还分别用三酸去和水银发生反应,同样没产生什么“脾气暴躁”的“雷汞”。问题出在哪里以宇文温那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能想到的问题无非是硝酸不纯,浓度不够,所以“硝化”不成功。或者三酸的杂质太多,导致化学反应没能正常进行;亦或是所谓的“甘油”根本就不是甘油,即便是,也可能纯度不够、杂质太多。除此之外,各种硝化反应、酸化反应需要第三种物质来“催化”,也就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催化剂,协助三种反应正常进行。所以距离成功招揽“三豪杰”还很远,也许光是提纯硝酸,都要花上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宇文温被现实教做人,种种疯狂的念头不得不收起来。想到这里,宇文温看着刘杨等人,没有丝毫责怪之意,以当前时代的能力,能弄出三酸已经是奇迹,宇文温不会苛求什么。刘杨和道友们为他研究出来了三酸的制作工艺,他的回报很丰厚,足以让这些化学家们三代人衣食无忧。刘杨已经成亲,还有了儿子,其他几位同样如此,宇文温要以这些化学家为榜样,让世人看看,他是如何爱惜人才的。他烧钱烧出来的化学工业,虽然还很稚嫩,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大突破,宇文温坚信只要自己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终有全面突破的那一天。宇文温看着隔壁的大型设备,扬了扬手中的资料,对刘杨说道:“走,去看看盐酸的生产线”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回到位置坐下,他看向在座的许绍和刘杨:“工业区的情况,目前看起来不错,但是距离最终目标还很远,你们可要继续努力。”“对了,工业区的增长率如何”“回陛下,截至本月,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本月签订用工契约的人,比上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相州刺史许绍答道。“工场、作坊还有工人多了,这是好事,但安全问题不能麻痹大意,无论是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还是治安,你都要上心,不要弄出群体伤亡事件,到时候政事堂诸公可是要发难的。”“微臣明白。”许绍说完,为宇文温满上一杯茶,宇文温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外来人口比例逐年增大,这对于邺城的治安是严峻的考验,虽然有警察署管着,但你也不要掉以轻心,舆论要注意控制,遇到群体事件不要光顾捂盖子,要切切实实解决。”“群体性打架斗殴,还有造成伤亡的生产事故,要及时调查清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不要给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邺城的工业区,聚集了大量离乡背井的百姓,管理起来很麻烦,原籍所在地官府对此颇有微词,清流们对此的意见也很大,成日里吹毛求疵想找茬,你不要担心,专心办事就行。”“朕再说一遍,善用报纸这一工具,掌握舆论,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对手自然就会占,到时候颠倒黑白、众口铄金,有你好受的”“是,微臣明白。”交代完毕,宇文温拿起资料,和刘杨讨论起“安全生产”问题来。化工生产,安全问题非同小可,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不希望工人伤亡,更不希望刘杨等“产业带头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