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14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141(1 / 1)

d是关键,但交州想要经营好,又谈何容易。”宇文温说到这里,指着南中地区:“你们看看,南中之于交州,类似哪里”“呃”宇文维城沉吟片刻,答道:“莫非是上游荆州之于下游扬州”“没错,还有,广州之于交州,类似何处”宇文维宁见着父亲看向自己,想了想答道:“淮南之于江南”“对,这就是重点,南朝数百年,均有荆杨之争,而淮南是为江南屏障,要想守住江南,就得先守住淮南、荆州,交州亦是如此。”“同样,若要平定江南,必然先取荆州、淮南,如此一来,取江南便如探囊取物。”宇文温说完,伸右手去拿案上镇纸,只用拇指和食指,就将镇纸拿捏起来。“镇纸是交州,拇指是广州,食指是南中,你们看看,若只有一个手指,如何拿得住镇纸”“交州有事,广州驻军浮海西进增援,南朝数百年来俱是如此,然则一旦广州援军出事,交州局势便一发不可收拾,若此时,上游南中又有一军顺流而下,那么交州局面还有挽回的余地。”“经营交州,来日方长,而交州稳定的好处,不止一个。”宇文温右手依旧拿着镇纸,抬起左手,用左手食指指着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空隙:“镇纸是交州,拇指是广州,食指是南中,那么,它们围成的一个圈里,是什么地方”兄弟俩同时回答:“是桂州。”“没错,桂州,桂州位于广州上游,一旦有事,下游不得安宁,而要经营桂州,就得将其包夹,那么交州和南中,便是关键。”“桂州经营好了,其北洞庭湖区潭州总管府就稳了,不是么”“而桂州与广州分处岭表西、东,这两处稳了,岭表局势就稳了。”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听到这里,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宇文温继续说下去:“言归正传,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交州稳定,日南故地才会稳定,在那之前,急着收复日南,必不得长久。”“正如人吃饭需要时间消化一般,岭表广州、桂州,还有交州、南中,无百年之持续经营,不足为中原所属磐石之地。”宇文温放下镇纸,感慨道:“人生苦短,父亲是看不到那个时候了,你们努力些,待得天下平靖,在太庙焚香祷告,让父亲知道。”这种时候必须父慈子孝,为父感慨人生苦短、时日无多,做儿子的要是无动于衷,那就是大不孝,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反应很快,赶紧表态:“父亲春秋正盛,必然长命百岁”“嗨,人终有一死,未来,还得你们兄弟齐心协力。”宇文温笑着摆摆手,他看得很开,以后世的科学技术都不能保证一个人活到百岁,在这个时代,又谈何容易。至高无上的皇权让人迷醉,而有了权力,就有了美人,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生活,宇文温当然甘之如饴,但重金属严重超标的所谓仙丹,他是不会吃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宇文温觉得自己能活过七十岁就不错了,更别说一个皇帝若活得太久,反倒成了王朝的巨大隐患,现成的例子就是梁武帝萧衍。收起感慨,他开始向儿子介绍“国际局势”,日后无论是谁继位,作为他的继承人,眼界不能和“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一般窄。最好的例子,就是解决突厥,突厥分东西,而西突厥又和波斯及罗马有纠葛,周国若想较为彻底解决突厥及草原游牧民族的问题,找帮手是必要的。现成的帮手就是波斯,如果两国可以东西夹击突厥,那就能事半功倍,这也是宇文温隆重接待波斯使者的原因。提到了波斯,就不能不提波斯的宿敌罗马,虽然两国争斗和宇文温无关,他也管不了,但这两个国家鹤蚌相争,却让另一个势力渔翁得利。正如历史上宋辽两国相争,结果便宜了金国那样,波斯和罗马的不死不休,导致的结果就是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当然,这也和宇文温无关,但他希望儿孙们能注意“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问题,不要走上原本历史里唐朝的“老路”。唐朝灭了百济、高句丽,结果便宜了新罗,辽东地区还弄出个渤海国,与此同时契丹慢慢做大。唐朝压制南中爨氏,扶植六诏之一的南诏,结果养虎为患,最后丢了南中不说,连蜀地、交州地区都饱受南诏袭扰。唐朝灭了突厥,结果又有后突厥,后突厥完蛋,草原依旧有霸主,薛延陀、回鹘等势力走马灯上场。唐朝压制吐谷浑,结果便宜了吐蕃,随后吐蕃崛起,占了陇右、袭扰蜀地不说,甚至攻破长安,之后年年进犯关中打草谷,搞得唐军年年“防秋”。这就是历史教训,宇文温无法直接说出来,所以只能通过不断的教导,让儿子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吸取教训。打铁还得自身硬,若成日里想着搞“平衡”,扶一派打一派,这种做法迟早玩脱,来个养虎为患。宇文温要让儿子们知道,无论是辽东、交州、南中还是草原,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只能靠自己的国富民强、兵精粮足。“靠种地,那点粮食能撑得起四处开边、持续数十年当然不能,所以得靠海贸来补贴开支。”宇文温说到这里,加重了语气:“父亲辛辛苦苦搞海贸,不仅要开源,还要给国家和百姓拓展一片新天地,要持续数十年的经营,收益才会越来越大,日后,你们当家做主了,若是有谁说海贸劳民伤财,建言朝廷禁海”“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第一百三十八章 门道洗脑,就得从小时候做起,宇文温长年累月向儿子灌输海贸的好处,不只是夸夸其谈,如今他手里就有详实的数据,来证实自己所言非虚。但这些资料中的几组数据,却成了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疑惑的来源。兄弟俩的问题,就是交州及南洋稻米北运淮南销售的行为,实际上并不划算,为何朝廷还要如此行事。这个问题,涉及到海贸的核心:风险和收益,实际上问到了点子上,宇文温见儿子有自己的想法,能问出关键性的问题,心里很高兴,于是进一步作出解答。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航海风险大,一艘船好不容易出海跑一个来回,就该运送一些高价值的货物,譬如香料、奇珍异宝或者蔗糖等等,若是运粮食,航行里程超过一定距离后,等同于高风险低回报,对于海商来说是不划算的。交州稻米,从龙编港启运,运到广州或者福州地区,这买卖做得,但若要继续北运,运到长江以北地区,还要以低价出售,这买卖只能说不亏。所以朝廷才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海商将交州稻米运到淮南在广陵,淮口等海港卸货,此举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压低两淮淮水下游地区及江南的粮价。压低粮价之目的,不在此次讨论之列,宇文温要告诉儿子将大量交州、南洋稻米北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维持足够的货运量,养活大量船队及相关从业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海贸的关键在海运,只有当海贸的货运需求持续增加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船只参与到海运之中去。只有海运业壮大,航海技术及整体水平才会有飞速发展。宇文温先问儿子宇文维宁,问当前海贸的方式是怎样的,宇文维宁拿出笔记本,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传统”的海贸方式,是海商自己弄一艘或者几艘船,然后招募人手,购入货物,然后用自己的税收操纵自己的船出海,运自己的货物前往目的地。然后在目的地销售货物,换得当地特产,再前往其他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种经商方式,不仅限于海贸,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行商经商方式,仅就海贸而言,这样做的成本很高。造船及船只的日常维护保养要花钱,养水手要花钱,对于船老大以及熟悉航线的老手还要加以笼络,出海后,出现人员伤亡还得给抚恤,这都要花钱。所以海贸的关键是要有船或者船队,能够相对平安的完成贸易航行,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南洋贸易公司牵头,海贸的方式多了一个,那就是委托运输。就船的归属来说,就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募集工匠、收购木材造船,费用很高,如果直接买船,花费相对就低许多,而若是租船,费用就会进一步降低。船是这样,水手、船员也是如此。源自黄州的镖行,让行商的经商方式有了变化,他们可以雇佣镖队护送自己及货物前往目的地,而自己不需要养着一支护卫队伍,节省不少成本。基于这个道理,如今海贸也有了专门从事“保镖”和“送货”的商社,海商们可以花钱请这些商社出人出船,将他们及货物运到目的地,自己却不需要养着一支船队。这种专门从事海上运输的行业,就是海运业。从事海运的船队,只负责运输货物及人员,船队具备必要的武装,以便击退海寇的袭击,将货物及人员安全运抵目的地,至于船上货物如何销售,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船队,熟悉主要航线的海况,熟悉风信,熟悉沿途各处港口,安全运输的成功率高,而有偿运输服务的费用合理,足以形成“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效果。这是宇文维宁了解的结果,且不说这结果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还是别人代为效劳的,宇文温对儿子能看到这点很高兴,他就这一现象,向儿子进一步解释。专业从事海运的船队,自己不从事贸易活动,需要雇主雇佣他们运输货物,以此养活自己,正如镖行的镖队需要接活来养活自己那样,海运业要发展,前提是货运量要持续增加。问题就出在货运量上,因为中原输出的货物,对于外洋诸邦国来说有多少都不嫌多,而外洋诸邦国能输入中原的货物,相比之下少得可怜。这些邦国能拿得出手中原需要购入的货物,无非香药、象牙等奢侈品,数量总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中原的海船就会出现半途跑空的情况。所谓半途跑空,就是指出去南下的时候满载,回程北返的时候船舱空荡荡。这一情况,以前不存在,因为海商都是自己组织船队做海贸,来回时海船肯定是满载的,可现在却有些不一样。对于专门从事海运的船队来说,他们从中原出发时必然满载货物,但到了广州、交州或者南洋港口卸货后,回程时船舱多半装不满,因为雇主没那么多货让他们装。矛盾在于“出”和“入”极度不平衡,宇文温举了个例子,一支十艘船规模的船队,满载货物出发,将货主及货物运往南洋,此时十艘船的船舱都能装满。待得从南洋返航回中原时,通常情况下有至少五条船是空的,如此一来,对于这支船队来说,还不如维持五条船的规模比较划算。随着海贸大兴,这一问题愈发明显,对于海运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了让船队回程时能把船舱装满,让船队有得赚,朝廷市舶司开始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人为增加货运需求,那就是增加“委托”,委托这些船队将交州及南洋出产的粮食运到中原。一艘万斛货运量海船,运香料也是运,运粮食也是运,扣掉“风险金”,运费也不会差得太多。如此一来,海船半途跑空的情况得到缓解,让南下的海船,回程时不会空着船舱,能顺便运输一些货物,好歹不会亏。所以将交州、南洋稻米北运中原的行为,仅仅从做买卖角度上来说划不来,但对于海运业的发展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海运业快速发展,才能降低从事海贸的门槛,这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中来,让更多的人从海贸之中获利。听到这里,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恍然大悟:原来海贸还有这么多门道。“但这只是治标,想要治本,还得另外想办法。”宇文温说完,拿起一个小玻璃瓶,放到儿子面前:“看看,这是什么”玻璃瓶里是雪白的白砂糖蔗糖,宇文维城和宇文维宁看着这些白砂糖,问:“那就是在南洋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园”“没错,中原对于蔗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而南洋地区湿热多雨,最合适种甘蔗、种水稻,只要南洋的蔗糖产量大幅增加,那么南下的海船回程时,就绝对不会空着回来。”听着父亲描述的海贸美好前景,兄弟俩颇为激动,这种知识,典籍里可是从来都没有的。宇文温见着火候差不多,开始点出题中应有之意:“你们想想看,当南洋各地遍布甘蔗种植园,当各国贵族、酋帅靠着向中原出售蔗糖过上好日子,当他们一个个变成大种植园主、变成大卖家,而中原成为主要甚至唯一买家时”“卖家会和唯一的买家翻脸么还离得开唯一的买家么”宇文温的话,宇文维城听了之后有些小激动,他没想到海贸的好处有这么多,想了想,又问:“父亲,如此说来,海贸可以强国”“这个问题”宇文温沉吟着,不知过了多久,长叹一声:“纯粹的海贸,哪里能强国啊”见着儿子哑然,他笑着摇摇头:“海贸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