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寒门枭士>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6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652(1 / 1)

d”众人的脸上顿时变成了死灰色,吕颐浩长长叹息一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得一点不错啊”周韬一挥手,“带走”士兵用黑布袋套住大臣的头,将他们押上几辆马车,马车向宫外驶去。与此同时,赵佶却出现在曹府大门前,他是来吊唁曹评,到这个时候了,他不得不放下身段,来向曹家表示歉意。曹俨和几个兄弟都借口身体不适,不愿出来见赵佶,只让一个曹氏子弟陪同赵佶给曹评的灵位上香。赵佶原本是想让曹俨作为自己特使去和李延庆谈判,但曹家不给面子,他也没有办法,只得又来拜访高深。客堂上,高深沉默地听完赵佶声泪俱下的痛诉,赵佶毫不客气地将各种责任都推给黄潜善等人,仿佛自己也是受害者。最后,高深平静道:“陛下,微臣可以去和李延庆谈判,但微臣要知道陛下的底线是什么”赵佶叹了口气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朕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朕只要一个要求,请他放过朕,让朕平平静静地过完后半生,作为回报,朕可以答应他的一切要求。”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李延庆的十万大军从南北两路同时向临安城进发,上午时分,李延庆亲率七万大军跨过宦塘河,在临安北城五里外扎下了大营。很快,高深便带着几辆马车来了李延庆的大营。听闻高深到来,李延庆亲自出营迎接,两人拥抱一下,高深叹口气道:“我被赵佶抓了壮丁,前来与你和谈。”“那几辆马车里是谁”李延庆看了一眼后面的几辆马车问道。“你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吗那里面就是你要诛杀的君侧,一共十五人,黄潜善、汪伯彦、杜充等人都在内,甚至吕颐浩、范宗尹也在,差不多就是赵佶的班底了,一锅全端,算是赵佶把他们打包卖给你了。”李延庆冷笑一声,“这就叫替主人卖命吧把命卖给了主人。”李延庆随即命令左右,“把马车里的人犯送进大营看押起来。”他也不想见这些人,便将高深请进了大帐。两人分宾主落座,有亲兵进来上了茶,高深道:“现在大势基本上已经定了,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李延庆摇摇头,“大势还没有定,城内还有两万叛军,还有苗傅、刘正彦、张威等人,当心他们狗急跳墙,再次发动政变。”“你觉得有可能吗”李延庆点点头,“很有可能,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活路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过我也在他们身边下了一步棋,就看这步棋能不能发挥作用吧”高深沉吟一下道:“先不谈军队,且说说太上皇,你打算怎么处置他”李延庆想了想道:“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高深咬牙道:“我大姊嫁给了曹老爷子,那时我才三岁,名义上曹老爷子是我姊夫,但实际上我视他为父,是他把我养大的,我知道老爷子就是被赵佶毒杀,从我本意来说,我很希望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给他也灌一杯毒酒,不过理性告诉我不能这样做,赵佶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他让我转告你,只要你饶他一命,让他在隐龙山庄养老,他可以答应你开出的一切条件。”李延庆负手走了几步,又确认道:“他可以答应我一切条件”高深点点头,“他原话是这样说的,只要你放过他,他可以答应你一切条件。”李延庆沉默良久道:“就看他这句话的份上,我可以再让他活一年。”高深一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延庆淡淡一笑,“让他再享受一年,等大局已定时,他就会染病而终,这不很正常吗”高深明白了,这是自古以来君王铲除异己的良策,他就知道李延庆不会放过赵佶,不过这样也好,一年后局势已定,那时赵佶染病而终,也没有人会关心他的死因了,想到这,高深便点点头,“但你现在需要他答应什么”李延庆缓缓道:“立赵旉为帝,但因为他年幼,就由我来监国摄政,直到他成年。”高深笑了起来,“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你如果想割据自立,早就回京兆府去了。”李延庆笑道:“我也考虑了很久,我掌握着西北和三川的八路军政大权,如果让我放弃这个权力,我办不到,可如果捏住权力不放,大宋又会事实上形成分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我来执政,这样大宋就不会分裂了。”“那赵旉成年后呢”李延庆摇摇头,“等他行弱冠礼,那就是十八年后了,时间太遥远,那时候的事情我现在也想不到。”“好吧我回去向赵佶汇报,你还有别的事情吗”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你现在别急着回去,你现在回去必然会被苗傅等人所害,等我完全拿下临安城,你再回去不迟。”高深呵呵一笑,“那我就好好睡一觉,静候你的佳音。”正如李延庆的意料,当赵佶将正在知政堂议事的心腹大臣一锅端,准备交给李延庆处置时,苗傅便嗅到了强烈的危险气息。苗傅心里很清楚,为了保自己,赵佶会出卖一切人,也包括他们,文官落在李延庆手中或许还有一线活命机会,而自己落在李延庆手中就必死无疑了。就在高深前往李延庆大营的同一时刻,苗傅召集刘正彦、张威、方陇、赵平等一班将领在城南军营紧急商议对策。苗傅阴沉着脸对众人道:“我刚刚得到消息,赵佶今天上午去曹府,结果碰了钉子,他又去高深府中,呆了半个时辰才出来,随即返回隐龙山庄,高深就带着黄潜善等人去了城外大营,很显然,赵佶已经在向李延庆求饶了,用黄潜善等人当见面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刘正彦沉吟一下道:“上次王典被释放,我觉得李延庆就是在传递一个信息,主要我们主动投降就可以不杀,苗将军觉得我们还能守得住临安城吗”苗傅目光凌厉地向刘正彦望去,“王典可以投降不杀,但我们却不行,你自己摸着心口说,李延庆会放过我们吗”刘正彦不敢吭声了,苗傅又对众人道:“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赵佶、皇子、曹府老小、百官、宫妃全部抓到大营里来,让李延庆把三百艘海船拿过来,我们上船去新罗建国,如果他不答应,我们就同归于尽”张威一拍桌子,“这个办法狠,我支持”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这时,数十名刀斧手冲了进来,苗傅刚要起身,却被一斧劈掉了脑袋,刘正彦忽然看见杨青持剑走进大帐,杨青喝令道:“统统杀了”一支长矛狠狠刺穿了刘正彦的前胸,就在临死前的一瞬间,刘正彦忽然看见了父亲的脸,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强烈的悔恨,自己该怎么去见父亲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寒光一闪,刘正彦人头落地,赵平也被一枪刺死,砍掉了脑袋。刀斧手带着五颗人头跟随杨青走出大帐,帐外满地尸体,都是被神臂弩射杀,杨青调集两千忠于自己的军队,趁苗傅等人在中军大帐聚集议事的机会,两千支神臂弩同时射击,将帐外放哨的一百余名亲兵全部射杀,在帐内议事的五人也被密集的箭矢射中,当场被射死两人。中军大帐发生了军事哗变,顿时南军营大乱,此时军营内还有近一万人,将领们纷纷冲出大营,跑来查看情况。杨青命人用竹竿挑起五颗人头,对周围将领大喊道:“太上皇已经投降,晋王殿下有令,主动投降者可释放回乡,立功者受赏,我已杀了苗傅等五名贼首,愿意跟我领赏者,请站到我这边来”数十名将领犹豫片刻,都纷纷站到杨青那一边,剩下十几人都是跟随苗傅和刘正彦多年的部将,他们却有点两难,不知投降会不会被杀。”杨青大吼道:“王典投降都已赦免,难道你们比王典的地位还高吗”众将顿时醒悟,纷纷跪下,“我们愿跟随杨将军投降”杨青却不敢大意,令手下将四名特别忠于苗傅的将领看押起来,这才派人去和李延庆联系。他和其他将领率领一万士兵赶去北面的余杭门,劝说守城将领投降。一个时辰后,临安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大开,杨青率领三十余名将领出城投诚,城内近三万大军放下了兵器,出城投降。李延庆随即下令骑兵入城,与此同时,曹晟也率领一万军队进入了临安城,接管了皇宫。刚登基仅仅两天的新帝赵栩宣布退位。建炎三年十月初五,历时二十天的宫廷政变终于以赵佶的全面溃败而结束。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隐龙山庄内,赵佶负手站在书房窗前,久久注视着窗外的大树,虽然李延庆答应放过他,但开出的条件却让他有点难以承受,居然要做监国摄政王,这不就是另一个曹操吗高深没有说话,耐心等待赵佶的决定。赵佶心中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他知道李延庆就算不通过自己,一样能做监国摄政王,可自己若不答应,只有死路一条。赵佶叹了口气,又问道:“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就这个条件,如果陛下答应,就请尽快下旨,以后陛下就可以安心的颐养天年了,毕竟他也是陛下的驸马,不会亏待陛下”赵佶呆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竟然忘记了,李延庆还是自己女婿。赵佶点点头,“朕知道了,这就下旨”他走到桌案前,铺开一卷空白诏书,提笔写下了册封李延庆为监国摄政王,并恢复其一切旧职、王爵,最后他盖下了自己的宝印,将诏书递给高深。赵佶有点伤感问道:“高爱卿,以后这天下姓赵还是姓李”高深微微行礼,“只要大宋还在,天下就依旧姓赵,陛下保重,微臣告退了,”“高爱卿以后还会来吗”高深沉吟一下道:“为了陛下能安享晚年,微臣最好还是不要来打扰陛下,也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陛下”高深委婉地劝说赵佶,不要再重蹈覆辙,李延庆可不是他的儿子赵构。赵佶也听懂了高深的劝告,点点头道:“好吧高爱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让我们相忘于江湖。”高深向他行了一礼,转身快步离去了。隐龙山庄的大门轰然关闭,门口站岗的侍卫已经换成了李延庆派来的人,从现在开始,没有李延庆亲笔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走进隐龙山庄一步。在大军进入临安城的当天,李延庆便下令在武陵门公开处斩了黄潜善、汪伯彦和杜充三人。而吕颐浩、范宗尹和朱胜非三名相国被贬黜为民,令其三人面壁思过,其余秦桧等九名官员则罢免一切职务,连同其家人一起发配岭南充军,其财产皆被没收。次日早朝,三百八十四名朝官齐聚大庆殿,第一次用投票方式选出了范致虚、高深、曹俨、郑望之、李纲五人组成新知政堂,范致虚随即宣读天子遗诏,立太子赵旉为新帝,又宣读太上皇旨意,册封晋王李延庆为摄政王、监国,因新帝年幼,则交给其母邢氏抚养。李延庆随即遵封邢氏为太后,并宣布了一系列朝官的升迁调动,同时给朝官加俸一级,并承诺在半年内解决所有九品以上朝官的官宅和官舍问题。这也是朝廷百官最急迫的问题,近一大半的朝官都没有官房,只能靠租住民房,这一系列的笼络手段,使他得到了大半朝官的支持。当然,大部分朝官支持他的原因,并非是他能给朝廷百官带来一点点福利,真正的原因是他为大宋开疆辟土,灭国西夏,抗击金兵,匡扶正义,为天子伸冤,并遵从天子遗诏立太子为帝。李延庆用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官信任,所以当他召集百官商议新政时,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欣然前来朝廷报道。知政堂内,李延庆召开了第一次相国议事。范致虚为右相,主持了第一次知政堂相国议事。“刚刚平息完政变,万机待理,我们感觉每一件事都很重要,都刻不容缓,但不管任何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我考虑了一下,眼下,我们要三件事要急切处理。”范致虚回头看了一眼李延庆,李延庆只是负责召集并旁听,但对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