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寒门枭士>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68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680(1 / 1)

d也合不拢,庆哥儿居然是皇帝“哎呀呀,他是我的女婿啊”段氏忽然被巨大的幸福击晕了,她站不住了,坐在地上傻笑起来。李延庆回到自己的大帐,见青儿蹲在地上干呕,满脸泪痕,两名女护卫在一旁不知所措。李延庆摆摆手让她们出去,他扶起青儿,“你怎么了”“我胸口恶心得很,夫君,我是不是有喜了。”李延庆大喜,“你能确定吗”青儿点点头,“大姐当初也是这样,而且这个月我红事没来,我估计就是有喜了。”“那你怎么不早说”“我我怕你赶我回去嘛”李延庆无语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自己知道青儿有喜,一定会送她回去,她们母女就不会重逢了,可见冥冥中一切自有天意。“青儿,我刚才去见你娘了。”扈青儿脸顿时一沉,“你见她做什么,当年她那么绝情离家,她还有脸认我这个女儿”“青儿,也不能这么说,人的姻缘都是老天安排好的,就像你嫁给我一样,你父亲既然命中注定要上梁山,那他妻离子散也是必然了,就算当时你母亲没有离开他,后来她也会被抓进大狱,牢城营那个吃人的地方,她一个弱女子未必能活着出来啊那才是你一辈子的痛,现在你们居然在宗城县相遇,这不就是上天的安排吗”扈青儿低头不语,丈夫的劝说让她有点动摇了,其实她知道夫君说得对,父亲也有责任,当年若不是夫君来牢城营救自己,自己就会被卖入青楼,像母亲那样有几分姿色的女子,命运悲惨也就是必然了。虽然道理上想通了,但她感情上还有几分恨意,想到当年自己抱着娘的腿不让她走,她还是狠心地把自己推开了。李延庆见她已动心,又劝道:“上天已经惩罚她够了,她后来的丈夫被金兵杀了,父亲和兄嫂也死在金兵刀下,可谓家破人亡,而且她没有再生孩子,就你一个女儿,她一个弱女子,你让她怎么办”扈青儿叹了口气,“那你安排她吧我暂时不想见她。”“好我这就安排船只送她去临安,要不,你也和她一起走吧”“才不要我要跟你一起回去。”李延庆想了想,反正过两天自己也要回去了,索性就一起走,单独安排她坐一艘船,随着时间推移,相信她们母女会慢慢和好的。李延庆随即将段氏暂时安排在县城内,并派几名女护卫照顾她,段氏听说女儿已怀了身孕,她又是欢喜又是愧疚,当年她离开女儿时,女儿才八岁,现在女儿也要做母亲了。两天后,李延庆率领十万大军离开宗城县南下,而岳飞、韩世忠和刘光世则率十万大军赶赴燕山府,参与收复燕山府的战役。李延庆的大军沿着永济渠南下,在路过大名府时,牛皋和杨再兴率两万大军加入了南撤的队伍,大名府留下一万军,由燕青统帅坐镇河北南部,张浚在真定府坐镇河北北部。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这两天临安府已经变成了欢腾的海洋,整整两天两夜,临安百姓彻夜狂欢,庆祝河北大捷,宋军收复河北,将金国势力彻底赶出大宋。消息来自早报,早报是在中午时分接到的紧急军报,正常情况,报纸要到次日清晨才会登报消息,但为了抢这个机会,早报用特刊的方式,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印刷了三十万份,免费分发到全城,结果一下子引爆了全城百姓的热情,每个人都跑出家门,在大街上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欢呼庆祝收复河北。这天傍晚,摄政王府内,李宝妍跑进后堂,满脸沮丧地对曹蕴道:“大嫂,我师父今晚可能无法和我们一起去了。”李宝妍的师父便是李清照,也是李延庆长女李小莲的师父,另外,李清照同时还是太学的客座教授,会去太学给学生上诗词课。今晚临安数十万民众将自发去西湖悼念北伐阵亡将士,曹蕴一家也要去,本来说好了,李清照也一起去,当等到现在还没来,李宝妍有点急了。曹蕴笑着安慰小姑子,“耐心一点,她会来的,她若来不了,肯定会派人来告诉我们。”刚说完,李清照便匆匆走进后院,歉然笑道:“抱歉来晚了。”李宝妍跑上前抱住李清照胳膊,撒娇道:“师父,你不是说今天没课吗怎么还来晚了。”“今天早报的人来找我,耽误了一点时间。”曹蕴走上前笑道:“大姐估计又要忙了。”李清照有些无奈道:“早报要新辟一个栏目,叫做易安评词,在第三版,每月逢五和十要我写一篇稿,每篇稿给我三十两银子的润笔费,想写嘛觉得太费神,不写嘛,又舍不得银子,左右为难呢”“师父当然要写”李宝妍笑嘻嘻道:“我也写一首词,然后师父拿到早报上帮我评评。”“去没脸没皮的,必须评名家词作,你算什么名家”“师父评了我就是名家了。”“那你好好用功读书,若有进步,师父就帮你评一评,让你做个小才女。”李宝妍欢呼得跳起来,曹蕴笑着摇摇头,“宝妍,你去催催二嫂她们。”“我们来了”李师师和赵福金牵着小莲快步走来,笑道:“人都到齐了,我们出发吧”“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去上车。”这时,李师师不见李璞,便问道:“璞儿怎么不见”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曹蕴苦笑一声道:“璞儿被几个相公找去了,估计要参加官方祭祀,我也管不他了。”“可他还小,一个人能行吗”“几个相公带着他,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他爹爹不在,他也该替他爹爹承担一点。”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外面走去,她们和一群丫鬟婆子上了四辆马车,李清照和曹蕴坐在一辆马车上,李宝妍跑到后一辆马车和小莲坐一起去了。“蕴娘,你好像有点不高兴”李清照低声问道,她看出曹蕴眉眼之间有点担忧。曹蕴叹了口气,“昨天我们去喝茶,听到隔壁几个茶客在聊天,说延庆完全可以取代赵家自立为帝,一条条分析,说得有鼻子有眼。”“那他们是什么态度,抨击延庆吗”“抨击倒没有,反而都是赞成,只是金奴和福金都在,当年场面很尴尬,福金还好一点,毕竟延庆也是她丈夫,而金奴脸色都变了,要不是福金拉着她,她就要冲过去吵架了。”李清照笑了起来,“你到底是担心天下人抨击,还是担心赵家姐妹不高兴”“说实话,都有点担心,他当摄政王已经位极人臣了,还要取代赵家,野心太大了。”李清照沉吟一下道:“我倒不觉得他野心大,做到他那个位子,很多时候已经身不由己,我遍观历史,他已经走到了以军掌天下权这一步,如果他不再走下去,止步于臣子之位,那么一旦他死后,赵氏君权再立,那么他子孙的下场会非常惨,包括曹氏也不会得善终,千年来的历史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为了他自己和子孙,我倒希望他把这一步走下去,走到底。”“可是他现在资历还不够啊”“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慢慢来,你看早报是怎么报道收复河北的题目叫做驱逐鞑虏,收复河北,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宋字都没有提到,然后就是摄政王亲率大军浴血奋战,全歼七万金兵,旁边一张图片就是一个年轻大将军横刀立马,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谁,早报把功劳全部记在延庆身上,和赵家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把赵家忽略了,十几年后,谁还会记得赵家然后再慢慢恢复北方的繁荣,让百姓富裕,让国家强盛,全天下人都只会认他为君王。”曹蕴默默点头,她不得不承认李清照说得有道理。西湖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将莲花灯放入河中,祭祀阵亡将士,整个西湖内灯光点点,俨如天上繁星,十分壮观。在一角僻静处,一百名女护卫在四周警戒,不让陌生人靠近,曹蕴等人也点了十几盏莲花灯放入湖州,又向湖中撒了几把米,这时,在涌金门的官祭台上,李璞以摄政王世子身份参加了官祭,他身着黑衣,后面跟着大群官员,范致虚念完祭文,百官在李璞的带领下,一起躬身行礼。远处灵隐寺的钟声咚咚的敲响了。十天后,李延庆率领的十万大军抵达临安府,受到满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数十万百姓倾城而出,延绵十几里,箪食壶浆,欢迎宋军凯旋。李延庆一路向热烈的百姓挥手致意,引起了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场事先自发的入城式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李延庆三次被满脸热泪的老人们拦住,他不得不三次下马,安抚百姓们。直到中午时分,军队返回军营,数十万百姓渐渐散去,李延庆回到了皇城监国府,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喝了几口茶,这时高深走进来笑道:“大家都等待多时了,请我来催催殿下。”“我这椅子还没有坐热呢,至少给我喝口茶吧”“回头再慢慢喝,赶紧跟我走。”李延庆无奈,只得起身跟随高深向知政堂走去,李延庆笑问道:“听说西湖官祭时,我儿子被抓了壮丁”“瞧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抓壮丁,是世子代表你好不好,虽然才十岁,但人很大气,大家都夸赞他有储君气质。”李延庆淡淡道:“储君两个字在公共场合最好不要随便提。”“我知道,不过百官确实是这样评价的,延庆,给我说说你的计划”高深是李延庆的心腹,李延庆在西北时,高深就是他京城的代言人,李延庆对他极为信任,不少重要之事他不会告诉曹家,却会告诉高深。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有的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时机成熟后,自然就会水到渠成。”高深点点头,又道:“早报已经被你控制了吧”“为什么这样说”“我感觉早报就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在整个北伐的报道中,都是你的英明领导,而丝毫没有提到皇族。”“这是事实,不是引导”“延庆,有些事情我看得清楚,我只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越是刻意不提皇族,反而效果不好,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和朝臣去抨击皇族,这才是正常现象,就像你说的,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李延庆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提醒”两人加快步伐,不多时便来到了知政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知政堂内坐满了数十名高官,当李延庆走进大堂时,大臣纷纷起身欢迎摄政王到来。李延庆笑着摆摆手坐下,“各位同僚请坐。”大臣们坐下,李延庆走到述职台前,这是为了方便地方官员向知政堂述职而专门设置,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演讲台。李延庆很自然地站在台前,对众人笑道:“刚才高相公让我给大家说一说战况和以后的计划,我在嘉兴府时看了一份早报,上面刊登了河北战役的详细的经过,大致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比如报上说河北金兵都在我的精心算计之中,逃不出我的掌心,其实也并非如此,象完颜宗辅的三万军,我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还是多亏吴阶将军用计将他们诱入河间城,才得以实施火计,回头枢密院的军报会出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那能不能请摄政王殿下说说后续战争”范致虚问道。这才是百官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坐在这里的真正原因,作为朝廷,需要了解军队的下一步的行动,之前的北伐之战,李延庆已经提前做了全面阐述,他们都很清楚,那么北伐战争结束后呢李延庆明白大家的想法,他不慌不忙道:“事实上北伐战争还没有结束,宋军现在正围攻燕山府,大家别忘了,燕山府曾经也并入了大宋,后来被金兵夺走,只有夺下燕山府,我们北伐任务才算圆满结束,至于接下来我们要不要继续和金兵作战,一方面是看金兵是否反攻,另外一方面也要看我们自己的国力承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贸易封锁,不能让金国从大宋的得到一点战略物资。”“摄政王殿下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李延庆摇摇头,“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来,现在只有一个思路,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的目标就是彻底灭亡金国,铲除这个长在我们后背上的毒瘤和隐患。”停一下,李延庆又道:“大家也不要把金国想得那么可怕,告诉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金国的国力已经消耗殆尽,它现在只是一个一百余万人的部落,国力甚至连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