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莲步轻移,莞尔微笑,忙里忙外,端茶续水。举手投足间无不端庄有礼,颇得章德厚这个老秀才的好感。趁着赵良埋头做题的空闲,曹氏请章德厚上座闲聊。话里话外都绕不开赵良的课业,章德厚也晓得她心思,顺着她夸了赵良几句。曹氏喜不自胜,连连起身道谢。不过一想到何夏兰,她脸上这喜色就消散了几分,转而多了几分关切和忧虑。“我家良哥儿顽皮,多亏有夫子约束着,还望夫子多多费心。”曹氏无不委婉地说:“这数月之后九皋书院的……”章德厚一捋长须,颔首道:“这是自然。”曹氏叹了口气:“不瞒先生,我认识一户人家,就在这杏子街上,也有心将她家儿子送往九皋书院……”“这家人也请了个坐馆的先生……虽然此人绝不能与先生相比。”“但我这心里着实放心不下。”曹氏拧眉道,“还望先生平日里多多督促良哥儿一二。”曹氏心里忐忑啊。明明张幼双不论如何也是无法与章夫子相提并论的。但她心里怎么没底呢。这要是输给了何夏兰,她真真是没脸见人了!她委婉地将将这番掏心窝子的话说了出来,孰料章德厚细细问了张幼双的情况后,却勃然变了脸色,险些要甩袖子就走。这位保守的老先生显然是被和“娼家”相提并论给气得不轻。曹氏心里咯噔一声,慌忙站起身,心知说错了话,忙哀声告罪。“先生赎罪!”好不容易将章德厚哄得回转,曹氏俏脸一白,诚惶诚恐,再也不敢多说了。……哪怕章德厚不承认,这何夏兰与曹氏两家打擂台的消息,还是如同长了翅膀似的,瞬间传遍了整条街。两家人私下里可都卯着劲儿呢。一个是博学洽闻的老秀才,一个是没名气的妇道人家。果断是老秀才这边靠谱!甚至连吴朋义都不知道从哪儿听得了消息,跑来插了一脚,大笔一挥,大张旗鼓,赞助了不少笔墨纸砚。末了,还挺骄傲的,昂首挺胸道:“我这不是赞助你么!”“你不是和你家老爷子吵架了么?”张幼双茫然地问。吴朋义瞬间紧张了起来,涨红了脸说:“这点儿钱……我还是有的。”张幼双算是彻底败给这位少爷了:……赞不赞助不知道,至少被包养是洗不清了!!不过吴朋义这段时间状况确实有点儿不大对劲,明明考上了举人,也没看他去准备会试。举人和进士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滴大的。有句话不是说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么,要想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那必须得考上进士!进士和举人外派的时候差距那也是杠杠的!进士多派富庶之地,油水丰厚,举人多派穷山僻壤。就连政绩考核升迁调任差距也十分“美妙”,进士多调任到六部京官,而举人则在地方上打滚摸爬。貌似为了这件事儿,吴朋义和他家那个固执的老爷子大吵了一架。就和电视剧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大家长一样,这位吴老爷子果断地卡住了吴朋义的零花钱。等哪天还是找个机会问问好了。将这件事儿暂时抛之脑后,寻了个空,张幼双又特地去跑了趟九皋书院的知味楼。腆着脸问九皋书院的学生要来了历年来的卷子,顺便把上次借的书还了回去,又借了几本新书。来到知味楼,依然是安安静静的,只能听到沙沙的翻阅书本的动静。张幼双略一思忖,走到人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这经史子集区域,寻找合适的,可以拿来当教材的四书五经注疏或科举程文。刚准备上手,偏不巧有一只手已经越过她头顶,伸了过去。这是一只极为好看的手,修如梅骨,如同风霜凛冽,大雪覆压下的一枝。纤细苍白的肌肤下包裹着的骨肉走势极为流畅,肌骨清瘦却又不失力度,手背上的突起的筋脉亦如条条的修枝,指甲盖似玉般润泽。许是因为常年握笔,微有些畸形,骨节突出,这恰到好处的畸形与古怪,却如同老松的曲干,蕴着些难以描摹的性感风姿。这只极为好看的手越过她头顶,伸了过去。那一瞬间,她就好像陷入了一片冰霜冷冽的气息中,被这绵绵的细细的风雪所包裹住了。第26章张幼双愣了一下。来人已经拿到了自己的想要的书,径自走到另一边去了。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惊鸿一瞥间,依稀可见这是个体量瘦长,高鼻薄唇,长相清峻的熟男,黑发黑眼珠,窄下巴,修眉微蹙。他气质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但眉眼平和,似含浩然正气,画得身形一似真松树,癯长老刚,蛟龙来宿,寒尽不知年。张幼双收回了心思,正准备继续挑书。不幸的是,甭管她看中了什么!都被这位仁兄给提前挑走了!许是她个头比较矮,男人也没看见她,他在书柜前顿了顿,将手上一本书给塞了回去。等他走后,张幼双好奇地踱步到了书柜前,蹦跶了一下,把书拿了下来。竟然是上回她没有借到的《四书析疑》。翻开一看,除却原作之外,这书页上还多了许多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写得极为工整,以朱笔在空白处作了批注和圈点。这是一手极为遒劲有力的好字,骨峻挺拔,一笔一划,一撇一捺,力透纸背,筋骨俱全。张幼双合上书,茫然地眨眨眼。呃……这是刚刚那位写的??还是那位冷酷无情,头也不抬,运笔如飞的小哥。小哥头也不抬:“这回借的是……”“还有《四书析疑》?”“对,”张幼双用力地点点头,“还有《四书析疑》!”一回到家,张幼双迫不及待地就摊开了《四书析疑》,一字一句地扫了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她有一种预感,她这回捡到宝了!刚刚在藏书楼的时候没时间细看,如今细看这手字有点儿像俞巨巨写的啊……再往后一看,张幼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本《四书析疑》简直是错误连篇,误人子弟。可能那位不知名的巨巨也是这么想的,在书页空白中俱都用朱批作了纠正和批注。行笔雄健奇诡,古拙有力,参以灵妙俊秀,更显峥嵘变化。朱批所用的言语平实工炼,毫无浮躁气,几乎详尽地列出了前人注解,佐以个人观点略作补充。能将各种推理方式进行熟练而灵活的运用,考据翔实。就比如眼前这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学则不固”的“固”历来有歧义。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试译为:“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能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十三经注疏》邢昺收录有二:其一是孔安国注:固,蔽也。当学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其二为“坚固”义,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这也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所取的观点。“固蔽”和“坚固”这二义均为常训,总而言之,对于“学则不固”的解释,无外乎这两种。这位不知名的巨巨明显是“固陋”派的。还顺手引《左传·定公十年》《孟子·告子下》《礼记·哀公问》的原句佐证。这是直接反对朱熹巨巨的解释啊!!与钱穆先生一样,这位巨巨认为这“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非止钱穆先生,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议注》中明显也是赞成“固陋”这个观点的,将“不重则不威”和“学则不固”视为并列关系,认为这几句话分指五件事。若是将“固”解释成了坚固,就变成了“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成了递进的因果关系。此处又引《论语》中各种例子来证明,“则”多用于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除了对“学则不固”的疑义进行了辨析之外,又对其后“无友不如己者”的疑义同样进行了辨析。这样一句一句看下去,看得张幼双几乎入了迷,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埋头各种记笔记,差点儿就犯了她爹张廷芳的老毛病,倒上一杯酒,佐酒夜读。看到正嗨皮之处,再往后一翻,后半本却是一片空白。张幼双愣了一下,这才回过神来。难道那位不知名的巨巨只批注了前半本就到了还书时限吗?恋恋不舍地合上了眼前这本《四书析疑》,张幼双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还有点儿意犹未尽。都是这位不知名巨巨的锅,她现在完全睡不着了。张幼双热血沸腾,心情激昂。忍不住站起身,将椅子一推,打开窗,仰头望向了这天上的一轮朗月。斜月静婵娟,灯暗玉虫偏。晚风细细,花香如熏。张幼双鬼使神差地伸出手,五指合拢,拢入了一剪的月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