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综合其他>鉴宝秘术> 第二八四五章 宣德炉的劫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八四五章 宣德炉的劫难(2 / 2)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

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

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

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

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

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

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三千件宣德炉,包括宣德年间的仿品一共一万八千件,可是如今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宝岛的故宫博物院,也仅收藏了四座。

其实,当时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

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炉(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不但失散了,甚至于销毁,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炉、私款炉亦珍贵。

原因是宣炉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间遭到了多种劫难。

第一次劫难应该就是“崇祯铸钱”。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朝,内优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

第二次是“咸丰铸钱”。

清代咸丰年,亦是内忧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为了发行钱币,不惜把皇宫、内廷保存的各种铜器,包括皇室历代旧藏的铜炉、薰炉、铜龟鹤等毁掉用以铸钱。

第三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战争时期,日本人做枪炮缺乏铜料。

于是在我国各地搜集铜器,熔化后改做枪炮。

如帝都大慧寺内正殿原有高达十几米的铜观音像,在民国时期被日本人毁掉,换成了木制观音像即是一例。

第四次民间所藏铜炉的三场大劫难

一场是在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炮弹药,便发动民间收集“旧铜”,从各地所收集来的旧铜器中,自然有不少的铜炉。

另外一场是1958年******大炼钢铁时,全民征集铜铁,老百姓家里的铜器,如铜盆、铜锅、铜勺、铜炉等都贡献出来了。

还有第三场是在1966~1976年的特殊时期中,各种古旧铜器,包括铜炉,自然作为迷信品“破四旧”被收集到铜材厂熔掉。

虽然后来经文物部门拣选出不少,但已被熔化的自然也不在少数。

这是建国后三场铜炉大劫难。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