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4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461(1 / 1)

d“殿下,事已至此,必须撤军了。”“彭城公,能用诈败之计么”杨广心存侥幸,但虞庆则没有给他任何希望:“下官就怕诈败变成真败,各部将领心怀鬼胎,说不定来个假戏真做,”“独孤总管带着延州军在同州附近,想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藏不了多久,后路安全无虞,那么孤派去征粮的官吏定然能将粮食从河东运来,真的不能再等几日么”“殿下,前次议事已将利弊分析得很清楚,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军心不稳很容易为敌所趁,再不走,就走不了了。”虞庆则能理解杨广的心情,但行军打仗就得随机应变,蝮蛇蛰手壮士断腕,若舍不得手,那么整个人就完了,更何何况他觉得隋国还有机会。如今形势对隋国肯定不利,但只要手里有兵,还有地盘,那么只要打了几个胜仗稳住阵脚,熬上几年等得周国宇文氏和尉迟氏内讧,那死灰复燃的机会就来了。这两家会斗起来么肯定会。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已经不可能融洽共处,双方迟早要一决胜负,辅政的杨坚受禅称帝,那个同样辅政的尉迟老头即便不会受禅,他的儿子也必然会。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虽然希望很渺茫,但对于虞庆则来说也是机会,所以无论如何要保存实力,手上没有兵那就没资格逐鹿天下。见着杨广似乎被说动了,虞庆则继续提出建议,官军主力后撤自华州,在那里背靠蒲津和洛州,一来能够得到河东的粮草支援,二来可以和秦王杨俊携手共渡难关。进可攻,退可守,并州军决不能撤出关中,而泾州军、豳州军、原州军也只是适当后撤,在附近州郡就食,待得缓过这一阵再徐图之。而长安的周军虽然有太仓,但经不起消耗。现在是春天,按说应该春耕但因为战事耽误了,不能及时春耕、播种,长安及其周边地域今年歉收甚至绝收已成事实。周军靠着细细的武关道输送粮草,其实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两百多年前,东晋桓温北伐前秦,走武关道进入关中,兵临长安城外,奈何秦军据守长安不出,还坚壁清野把周边的麦子全部收割,兵力四万余的晋军因为军粮接济不上,只能灰溜溜退回山南。虞庆则建议用“拖”字诀,在关中和周军对耗,耗到对方粮食支撑不下去,这样的策略很无奈,但已经是目前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长安城里有太仓,光是供应周军当然没问题,可数万百姓也得吃饭,对方若是敢不开仓接济,那么必然大失民心,若是接济,就撑不了几个月。靠着武关道从山南运送粮草,劳民伤财不说,数量也有限,只要隋国死死顶住洛州、河东一线,关中的周军迟早耗不下去。即便宇文亮从山南调动再多的军队前来增援也没用,因为关中没有那么多粮食供应,来了也待不久,而隋军的粮草补给相对简单得多。“彭城公说的孤都明白,只是唉。”“殿下请振作,昔年西魏凭借关中之地和东魏对抗,实力相差悬殊,可依旧笑到了最后,靠的就是坚韧不拔,自己少犯错,而对方却错误不断。”这个策略,虞庆则已经和泾、豳、原三总管商讨过,原本就想今日撤围,奈何晋王杨广希望“再攻一日”,如今看来确实是没指望拿下长安了。“殿下,事已至此,还请下令鸣金,再打下去无非是徒增伤亡而已,于事无补。”“好”话还没说完,一名传令兵跑了过来,本要立刻开口汇报,见着现场一众将领俱在便识相的沉默,虞庆则招手让其近前低语,听着听着面色一变。虽然他强装镇静,但冷汗依旧不由自主冒了出来,待得传令兵退下,虞庆则立刻对杨广说道:“殿下,事不宜迟,请立刻下令鸣金收兵”“啊好好”杨广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心中也觉得肯定有什么大事发生,他刚下令鸣金收兵,却听得战场对面喧嚣声起。号角连绵如潮,周军大阵现出无数旌旗,应当是长安方向派出的援军到了,当先帅旗之上,烫金大字“宇文”清晰可见。“莫非是宇文亮前来督阵”杨广喃喃自语,随即面色一喜:“他是想一决胜负么来得正好,彭城”“殿下,立刻撤军啊”虞庆则顾不得礼数,一把扯住杨广要走,见得对方倔脾气上来,他不顾得那么多,开口便说:“独孤楷反了占据同州州治武乡,蒲津为其控制,再不走就晚了”周围将领闻言面色一变,率军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竟然反叛,占据了武乡和蒲津,意味着大军的后路被断了“啊怎么怎么”杨广闻言不敢相信,还没等他“怎么怎么”完,对面的周军爆发出如潮的喊声:“同州陷,后路断,阵前倒戈,就在今日”喊声震天,十分整齐,数万人齐声高喊,似乎早有准备,隋军将士听在耳边,渐渐开始迟疑起来。片刻后,隋军大阵右翼忽然骚动起来,似乎是有人自相残杀,片刻后一名副将跌跌撞撞跑来汇报,说有将领阵前倒戈,投了周军。骚动在继续,不但右翼,就连左翼也开始骚动起来,虞庆则顾不得那么多,扯着杨广便往后面跑,回头看看欢声如潮的周军,他心中悲愤万分。为什么会这样那支烧了广通仓的周军,如同一只盘山之蟒,瞅准空挡从秦岭里钻出来扑向猎物,狠狠的咬在隋军的腰眼,原以为只是一击,结果竟然还有第二击。他们是怎么说动独孤楷反叛的这怎么可能粮仓被烧尚且能够挽回,可后路断了,大势去矣第一百三十一章 崩溃无法逆转的崩溃,在灞桥以东战场出现了,因为广通仓被烧,隋军将士的士气本就不高,接连猛攻了数日都没能拿下灞桥,让他们的斗志愈发低迷。粮食供应已经开始出问题,每日两餐喝的粥越来越稀,大家都知道广通仓完了,只是心存侥幸觉得若是拿下长安就不会挨饿。强打精神打了几日仗,不要说长安,就是灞桥都抢不下来,如今又听得同州陷落后路被断,傻瓜都知道情况不对了。没有粮食,又腹背受敌,大伙都有家人要养,必败的仗打来没意思,就算立了功也没地方领赏,谁还跟你姓杨的玩命士兵们大字不识一个又没有什么见识,他们都能想到这一点,那些将领更是想得通透,周军大喊“同州陷”,所以同州就真的陷落了万一是诈称呢那又如何姓杨的完蛋与我何干在长安城外这么久,城内开出的条件许多将领已经烂熟于心,之所以等了那么久无非是在观望,要让利益最大化罢了。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早“反正”不行,搞不好周军在关中待不下去,到时得跟着对方一起灰溜溜东逃,;晚“反正”不行,会掉价的,所以时机要把握好。即保证自己有利可图,又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顺便立下大功。何为大功临阵倒戈,协助王师击败隋寇是也。同州陷落与否无所谓,反正广通仓是真的完了,现在就差个借口,而周军如今在阵前大呼“临阵倒戈,就在今日”,是最好不过的借口。隋军大阵瞬间崩溃,越来越多的隋军将领开始倒戈,即便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是为了保命。谁也不想成为别人“反正”的踏脚石,所以无论事前有无和周军私下勾连,如今个个都“幡然悔悟”,争先恐后要做“反正忠臣”。潜伏的火种被点燃,没有谁再会为杨家卖力,朝廷姓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家的利益得到保证才是真:临阵倒戈,抓杨广啊抓到了杨广,这可是大功一件,搞不好封爵都是有可能的,这可比布帛钱粮划算得多身处中军的晋王杨广在护卫的簇拥下上马离开,并州军骑兵紧紧跟随,至于步兵只能是任其自生自灭,回首沸腾的战场,杨广心中无比悲凉。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时常在书中看见,当时未必有什么感触,如今身临其境,杨广只觉得欲哭无泪。周军烧了广通仓,后来还伏击了同州刺史李浑,他本已作了安排,让南下增援的延州总管独孤楷去对付这伙周军,结果对方竟然和周军同流合污,造成更大的伤害。独孤楷,你不是独孤家的忠臣么竟然也叛变了想到这里,杨广忽然回过神来:他们杨家,当年不也是大周的忠臣么这算什么一报还一报可是孤不甘心啊收复长安,即位称帝,收拾河山,统一天下,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帝王。年轻的晋王杨广,梦想刚开始就结束了,没能为父母和兄长报仇,统帅的大军如同土鸡瓦狗被人轻易击碎,这一败大势已去,隋国完了,杨家也完了。想到这里万念俱灰,精神接近崩溃的杨广拔出佩刀就要抹脖子,被策马紧跟在旁边的虞庆则拦住:“殿下莫要如此战局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处,撤到华州和秦王联合,还有回转的余地”。。。。。。乱军之中,豳州总管达奚长儒指挥着部曲殊死奋战,大军崩溃再也无法挽回,而他的老部下们都陷在这里,作为一军主将,断无独自逃亡的道理。骑兵逃起来很快,可步兵哪里跑得过四条腿,先前豳州军作为监军压阵,分散在大阵各处,结果大军崩溃得太快,出乎所有人意料。达奚长儒有机会跑,可他发觉部下陷在乱军之中又掉头回来,待得收拢将士准备撤退时,已经晚了。“总管快走,末将为总管断后啊”“住口将士们走不了,本官绝不逃”抬头望去四周俱是敌军,许多败退的隋兵跑着跑着就倒戈成了周军,达奚长儒悲从心来,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那么窝囊过。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往事历历在目,勋贵之子出身的达奚长儒,在西魏、周国时多年征战立下累累军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用实打实的战绩,换来实打实的地位。数十年来,什么恶仗没打过,数年前和入寇的突厥大军作战,达奚长儒身为隋国行军总管,率领两千人迎战,在周槃和对方遭遇,虽然敌众我寡,但他却没有畏惧。隋军被突厥骑兵不断冲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箭矢用光,刀矛折断,达奚长儒领着士兵以拳头为兵器,和突厥兵肉搏,打到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杀敌数以万计。这样的恶仗他都熬过来了,可是如今的仗却熬不过去,当年跟着他和突厥死战的将士依旧在身边,可却是无力回天。兵败如山倒,非人力可以挽回,达奚长儒不甘心,这些将士跟着他征战多年,又跟着他从豳州南下,结果却要尽没于此,如今已身陷重围,到了最后的时刻。要拼命么可这又有何意义周兵很惊讶竟然有隋兵在此死守,围着这股隋兵后不住劝降,见其没有表示正要动手,却被人喝止。数骑近前,达奚长儒抬头一看,当先一人却是他的老熟人郕国公梁士彦。“富仁,事已至此,莫要负隅顽抗了”“郕公是要我做反复小人”达奚长儒反问,富仁是他的字,而梁士彦也同样反问:“亡羊补牢时尤未晚,我等追随太祖多年,只是那年一时不慎为杨坚所骗,富仁还没想明白么”见其不语,梁士彦继续说道:“八年前,陈军入寇淮南,老夫死守吕梁,那时是你和王轨领兵来救,这份恩情,今日便当做一个机会,让老夫报了吧。”“你要当杨氏的忠臣,老夫不拦着,可是这些将士呢他们的妻小呢”“如今不是对付突厥,要保家卫国所以水火不容,杨氏篡夺大周江山,如今朝廷收复故土,大家本就是周国子民,何苦以命相搏”“富仁你要为了一己私欲,让这些百战老兵陪着一起去死么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背着附逆的名声,被朝廷罚没为奴么”达奚长儒看看身边,将士们都愣愣的看着自己,满是乞求之色,大家早已没了决死之心,数年前他可以号召将士们保家卫国,将生死抛诸脑后与敌奋战,可如今还能怎么说长叹一声拔出佩刀,达奚长儒双手捧着刀举过头顶:“罪官达奚长儒,愿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渭南以东,东阳驿,大批骑兵正在此停留,驿站里晋王杨广等人正在用餐,战战兢兢的驿丞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灞桥大败,杨广夺路狂奔,在骑兵的护送下一路东逃,过新丰大营未作停留,又至渭南,安排将领守城后继续东走。追兵渐渐被甩开,待得来到渭南以东的东阳驿,周军已没了踪影。灞桥大败之时为中午,众人是空着肚子逃命来到这里,狼吞虎咽吃着驿丞奉上的食物,别人还好,杨广至今还未回过神。先前他从未亲自领兵打过大仗,军务都有长史、司马代为效劳,而此次大败,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败得一塌涂地,让人无地自容,杨广向来自视甚高,只觉得自己被当众抽了个耳光却无法反击,甚至无法躲避,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人羞辱。败了,杨广败了,麾下有如此多军队,结果仗打到一半就自己崩盘了,哈哈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