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0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023(1 / 1)

d子、宗室,接待起来自然要格外细心。豳王身为东京小冢宰,在洛阳有府邸,不需要入住驿馆,各将领依照官府安排,在城中有各自下榻之处,所以今日下榻驿馆的客人,是陈国天子及主要宗室。半身瘫痪的陈叔宝,被人小心抬下马车,然后抬入下榻处,一路陪伴陈叔宝的沈婺华紧随其后。太后柳敬言及其余陈国后宫妃主各有安排,自从做了阶下囚,周军倒没怎么为难这些女眷,无论是陈叔宝的嫔妃还是公主们,都安然无恙。而同行的陈国太子陈深及诸位皇子,同样各有安置。根据安排,陈深是和同母弟陈庄住在一起,但不知何故,两人在小院里干等着,一时半会无法入房内休息。陈深处之泰然,陈庄却不同,不满之色溢于言表。陈庄和陈深同为张丽华所出,但和仪表堂堂的兄长不同,样貌有些丑陋,不过父亲却十分宠爱他,正是因为如此,陈庄性情暴躁,动辄打骂、虐待随从。如果是以往,谁敢这么冷落他,让他呆呆站在院子里,他肯定要拿鞭子抽人。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是阶下囚,不可能随意打骂周国的小吏,即便心里再不爽也得忍着。兄弟俩就这么站着,没见有人来引他们入房。远处一座阁楼,窗户微开,一根千里镜伸了出来,似乎有人借此窥探陈深和陈庄。阁楼内,张丽华拿着千里镜,看着两个儿子,看着两个儿子平平安安,不由得眼眶发红。自从她和陈媗“没于乱军之中”,就再未得见亲人,如今张丽华得宇文温特许,在这里和儿子见上一面,但只能远远看着,不可能说上话,更不可能真的见面。陈国贵妃张丽华,早已没于乱军之中,如今的她是周国豳王的侧室张氏,能远远看着儿子都已经不错了,更别说见陈叔宝。陈国灭亡,陈叔宝瘫痪,张丽华能挂念的就只有两个儿子,如今儿子入长安,今后会有如何安排不得而知。若是被流放边疆,恐怕此生都再不得见。想到这里,张丽华悲从心中来,却无能为力,只能借助千里镜,多看儿子几眼。她在这边悲喜交加,陈媗在另一边同样悲喜交加。陈媗为陈叔宝之妹,其母施氏为宣帝嫔妃,如今随着大军入关中,今日同样下榻驿馆。陈媗已为宇文温侧室,如今得宇文温特许,在驿馆一处小阁楼上等着,用千里镜远远看到了母亲,还看见了两位兄长。见着母亲和兄长安好,陈媗悲喜交加,捂着嘴啜泣,她不可能和母亲相见、诉说诉说相思之情,只能这么远远看着。二月的春风缓缓吹过,如同剪刀般将一面珠帘剪断,无数珍珠倾泻而下,洒落一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灞桥,柳树青青,即将启程离京的人们,在桥边柳树林旁与亲友告别,离别之际亲友们折下桥头柳枝赠与远行者,此为“灞桥折柳”,已经成了灞桥一景。灞水沿岸种植着许多柳树,每到春天便会柳絮纷飞,远远看去仿佛风雪飘洒十分好看,故而得名“灞柳风雪”,只是如今已是春末,灞柳风雪已入尾声,风光不再。灞桥边上,即将外任刺史的王颁,与送行的亲友们告别,他弟弟王頍亦在送行之人当中。去年年底,周国灭陈国,率先领兵进攻陈国京口、偷袭建康得手的王頍,虽然立了大功,却因为擅开边衅、不宣而战等罪名,有赏有罚。王頍依旧是市舶司水师提督,得授上开府仪同三司,封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虽然他立了大功,却只得封侯爵,这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丞相没有认真追究他擅开边衅之罪,这已经算是法外开恩。而王颁虽然协助官军平陈有大功,却擅自挖掘陈武帝陈霸先陵墓、将其遗骸烧成灰吞服,虽然事后自缚请罪,丞相也已赦免,但封赏多少都打了折扣。不过王颁不在乎,父仇得报,他心愿已了,此生无憾,何况他能到河东做刺史,倒也是不错的。此时此刻,王颁接过亲友们相赠的柳枝,互道珍重,随后上马离去。灞桥边,陆续有人告别亲友离开,陆续有人返城,伫立桥头不动的王頍有些显眼,他看着兄长远去的背影,又回首看看长安城,颇为感慨。长安,指的是长安新城,故长安城如今已荒废,如今的长安新城位于故城东南、龙首原上,规模宏伟,气势磅礴。随着天下归一,如今的新长安,作为皇朝国都,名副其实,而气势恢宏的宫殿,正缺一位名副其实的天子,君临天下。陈国灭亡,前不久大军凯旋,丞相、杞王宇文明亲临骊山相迎,随后献俘太庙,场面十分隆重。作为执政,任内统一中原,宇文明的声望大涨,那么不久的将来,劝进表如雪花般飞来,宇文明三辞三让,受禅称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天子年幼,毫无倚仗,迟早要禅让,届时,朝野内外,又是一番新局面了。那么新君和豳王这俩兄弟之间到时再说吧王頍收起思绪,骑上马,向着长安疾驰而去,他作为水师提督,不久之后也要离开长安,到东海之滨去,在许多人看来,他是白忙活一场,不划算。不划算笑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长安,丞相府,书房,丞相、杞王宇文明,正与堂弟弟弟豳王宇文温交谈,杞王世子宇文理、豳王世子宇文维城及其庶兄宇文维翰亦在座。而豳王妃尉迟炽繁,则在隔壁与杞王妃李氏交谈。班师凯旋的宇文温,难得入朝一回,所以他经过洛阳时,带上王妃、世子、庶长子一同入京。自故杞王去世已经两年,今日杞王、豳王两家人难得相聚,所以此时其乐融融,但宇文温携妻儿到访不只是走亲戚,还要话别。他,即将带着家眷前往广陵,坐镇江南,何时能回来,未曾可知。陈国灭亡,中原一统,将近三百年的南北对峙结束,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然而江南平定之后该如何治理,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虽然陈国灭亡,但江南人心未定,可想而知那些前朝余孽不会就此甘心,那么接下来陈国故地很可能会发生叛乱,朝廷必须未雨绸缪。所以,宇文明决定要把建康拆了,夷为平地。毁掉这个南朝政治中心,才能避免居心叵测之徒以占据建康为手段,再次聚拢人心,反抗长安朝廷。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对此,宇文温没有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没用。且不说“历史上”隋国平陈后就拆了建康,就说当前政治局势,实际上两条历史轨迹下都是一样的。陈国灭亡,南北对峙的局面结束,但这是政治、军事上的结束,人们心理上的南北对峙并没有结束,江南三吴地区的陈国故吏以及豪强,必然不服北方朝廷。所以,作为征服者的北方朝廷,必然要把建康拆了,从心理上打击南方地头蛇。建康不见了,那么即便有地头蛇发动叛乱,也无法获得一个有效的政治据点来凝聚人心。这是周国统治集团的共识,宇文温何德何能去螳臂当车,当年宇文明收复邺城后,没有为了以绝后患而把邺城夷为平地,宇文温出力不少,这一次,他是无能为力了。要想稳住江南,必须软硬兼施,宇文明已经下令免江南十年赋税,但这一举措不可能压住地头蛇的野心,所以需要派人坐镇江南。为了防止此人以建康为据点,割据江南对抗朝廷,建康自然也不能留。但总要有一处大城作为治所,那么江北广陵是最佳选择。而镇守江南的最佳人选想都不用想,非宇文温莫属。宇文温能耍手段抢了平陈大功,宇文明当然也能用阳谋把宇文温弄到长江边钓鱼,不如此,宇文明心中那股怨气哪里能化解。兄弟归兄弟,做买卖都得亲兄弟明算账,更别说政治斗争了。当然,宇文明倒不至于要把宇文温干掉以绝后患,毕竟宗室凋零,他若真成了孤家寡人,日后无法有效压制权贵,所以还需要宇文温帮忙。但必要的制衡手段得有,免得宇文温尾大不掉,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上位者,必然要考虑制衡的问题。所以,去年宇文明任命宇文温为平陈行军元帅时,就和宇文温约定好了,或者说是做了个交易。平陈大功,给你,洛阳,给我。洛阳,距离长安不过三百余里,如果某一天,某王派出骑兵突击长安,长安很可能就会变天,这对于某王来说诱惑很大,而对于另一个某王来说,威胁也很大。为家国社稷,为了避免大家互相猜忌以至于最后兄弟阋墙、为外人所趁,兄弟俩还是距离远一些为好。江南,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中原富庶,盘踞一隅苟延残喘倒是不错,但问题是建康被铲平后,以江北广陵为据点的势力,如何在北来大军面前撑下去宇文明为儿子预定的大功没了,不过顺水推舟让弟弟走远些,倒是不错的选择。而宇文温为了平陈大功,放弃东京洛阳,放弃了可能平分天下的有利局面,到广陵去做根基不深的东南王,似乎是因小失大。这是外人普遍的看法,对于宇文温来说,却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去江南,宇文温恐怕数年都不会有机会回长安,而宇文明已经许他在江南为所欲为便宜行事,可以说是变相的分封,或者“赎买”。许宇文温以江南之地,换得宇文温让出洛阳,离开权利中枢,在江南做逍遥藩王,兄弟俩各自过各自的小日子,避免内讧。这个主意是宇文明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一众谋臣群策群力的结果,宇文温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他只需要利益得失然后做出选择。利大于弊,为何不去让出洛阳,很可惜,但回报,却更加丰厚。现在争位,宇文温认为自己胜算很低,发动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成功率同样很低,而江南江南的好处,你们这些只会玩封建的永远都不会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续饭后,宇文明在书房里继续和弟弟宇文温交谈,弟弟即将前往广陵、坐镇江南,这让宇文明十分高兴,于是在对方即将离开长安之际,有些事情要商议一下。宇文温去了广陵,就远离了权力中枢,对于宇文明来说,心中一处忧虑不复存在。但有些大事宇文明却必须和对方通一下气,免得到时候使者在长安、广陵之间来回跑,浪费太多时间。大事有很多,首要之事以后再说,而另外几件大事,宇文明现在就向宇文温透露,看看对方的意见。首先是边事,出使突厥的长孙晟已经回到长安,带来了突厥国内的一些情况,而如何与突厥相处,会是周国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这几年,中原战乱不休,而突厥国内同样纷争不断,如今中原尘埃落定,草原,同样尘埃落定。六年前,突厥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西征波斯时阵亡,可贺敦、千金公主宇文氏辗转回到中原,而突厥国内乱成一团,大小可汗为了可汗之位,斗得昏天黑地。如今,分出胜负了。突厥,依旧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可汗为都蓝可汗,即阿史那雍虞闾,雍虞闾为处罗侯之侄、沙钵略可汗之子。西突厥这边是泥利可汗做主,东西突厥可汗关系不怎么样,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相互拆台,大概是斗而不破的样子。现在,都蓝可汗大概控制了东突厥的局势,据长孙晟所述,此人对于中原的态度模棱两可,很可能为了立威,对周国发动试探性进攻。所以,如何应对突厥的威胁,是宇文明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与对方和亲、虚与委蛇,还是真刀真枪打一仗、让对方认清事实,朝廷必须做出选择。宇文温听到“和亲”两个字眼皮就跳,首先他不喜欢这个词,其次,和亲的话,谁出塞宗室之中,如今也就宇文明、宇文温有未婚嫁的女儿未成年,真要搞和亲,宇文温有很大概率成为突厥可汗的岳父。他本人对套马的汉子没什么偏见,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将来要出塞,身为父亲的宇文温就舍不得。当然,虽然和亲听上去屈辱了一些,但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外交手段,不过宇文温就是不爽,觉着男人不努力,仅靠女人去维系邦交,简直是奇耻大辱。“兄长,和亲什么的,稍后再说,一上来就和亲,怕不是要被人看轻了,我觉得,真要打那就打,打上一仗,让他们冷静些才好说话。”“嗯,我也觉得该如此。”宇文明同意宇文温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没道理示弱,一旦突厥看不清现实,那么先打一仗再考虑其他事情,不然一上来就和亲,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无理要求。打,是一定要打的,但要用对将领,宇文明现在和弟弟商量,就是看看对方有什么人选推荐。宇文温当然有人选,史万岁当仁不让,薛世雄也行,共事过的杨素自然也是没问题的,至于他常用的其他将领,说实话对于骑兵作战不是很擅长。骑兵作战,对于将领的要求很高,甚至还讲天分,在大草原上大范围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