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40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405(1 / 1)

d得十分有趣,等对方放下话筒,笑道:“这玩意怪吵的,用得惯”“习惯就好,虽然吵是吵了点,但真是方便。”张须陀笑道,反问对方:“你们的官署不装么”“装什么哟,禁军的调动你不是不知道,要紧得很,这电话的音质太差,根本就听不出对面说话的是谁,谁敢用电话下令出事了算谁的”面对刘葫芦的抱怨,张须陀没有继续顺着话题说下去,毕竟禁军很敏感,旁人最好不要随意打听。虽然他们都是天子潜邸旧人,都是虎林军出来的战将,但不该问的事就不能问,免得引来麻烦。不过他对电话的便利确实感触颇深,有了电话,一些琐碎的公务能够很快解决,而不需要派人跑来跑去传话。刘葫芦今日来兵部公干,找张须陀办事,因为事情涉及到档案核对,所以刘葫芦在张须陀的办公室等结果,闲来无事,便聊起天,话题,自然就是这电话。电话和电报一样,靠着电线传递消息,电报传递的是电报码,而电话传递的是声音。电报已经普及了数年,所以大家对电报都不陌生,但电话是最近才出现的,只是在小范围内运用,所以听说过电话大名的刘葫芦,见张须陀用电话用得娴熟,自然就请教起来。张须陀作为兵部尚书,事务繁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给人做科普,不过他和刘葫芦同是虎林军出来的,老交情在,做个科普倒不要紧。他拿出纸笔,给刘葫芦讲解起来:“这电话,说复杂也不复杂,你看看,原理大致如下”以兵部为例,官署里安装了电话系统,尚书、侍郎、各司主官和贰官的办公室都安装了电话座机。这些电话座机,都由电话线和“接线台”连接,使用的时候,把座机上的话筒拿起,然后用手摇座机侧面的摇把。摇把连接的是座机内的手摇发电机,摇了几圈后发电机发电,接通电话线路,与电话系统的“中枢”接线台连接。在连接台值班的接线员会问打电话的人要连接哪个电话,然后按照要求为其连接到对应的电话线路中去。每个办公室的电话分主机、分机,从接线台传来的信号会让主机的电铃响起来,这时,若分机所在的内间办公室里,当事人无法分身接电话,那么在外间守着主机的侍从就会接电话,告知电话另一头的打电话者“稍后再打”。因为电话音质严重失真,人们无法确认电话另一头说话的人到底是谁,所以电话只能用来说一些非机密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也大幅提升了各部的办公效率。“许多事情,通过电话三两句就能讲清楚,不再需要人跑腿传话,光这一点,就省下不少时间。”张须陀的“现身说法”很有说服力,刘葫芦再无疑问,不过见着办公室电话时不时就响起来,他觉得有些不适应:“我说,这电话宛若知了般聒噪,老张你不觉得烦么”“譬如,正专心致志看书,那铃声突然一响,怕不是要被吓一跳”张须陀闻言苦笑:“那还能如何,习惯就好了”。。。。。。交通部,尚书办公室里,杨玄感正在奋笔疾书,他忽然放下笔,抬头看向外间。他好像听见电话铃声响了,但又不确定,所以看看外间守着电话的侍从有没有现身,结果并没有。很显然,这是他幻听了。自从交通部成立以来,作为尚书的杨玄感就很忙,自从电话启用后,他的办公室里只要是办公时间那么电话声就没断过。因为有太多琐碎事情要处理,所以他的下属时常打电话汇报公务,久而久之,杨玄感就出现了幻听的症状。他总是觉得电话铃声响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种“幻听”,给杨玄感带来不少困扰,不过当他习惯用电话发号施令之后,已经离不开这个烦人的“知了”了。毫无疑问,电话可以提升办公效率,打个电话说几句话就办完一件事,这对于一般的官署而言也许快不了多少,但对于交通部来说,却很重要。以长安火车站南战为例,自从长安火车站开始正式运营,光各类站务的协调,就需要火车站各各部门频繁沟通,多亏有了电话,才让协调的速度加快,不至于耽搁事情。长安火车站事务繁忙,目前是交通部管辖的最重要机构,杨玄感的办公桌上有两台电话机分机,一台连接的是交通部“内部网”,机身为蓝色,一台连接的是长安火车站南站,机声为黄色。火车站那边有什么事情,几个主要官员可以通过各自办公室的电话,和“远在”交通部的杨玄感联系,如此一来,极大提升了办公效率。代价,就是频繁接电话的杨玄感产生了“幻听”的毛病,总是觉得电话在响,然后心跳加速。这毛病越来越明显,以至于他即便回到府邸,也时不时觉得耳边响起电话铃声,同样心跳加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简单,冷不丁响起的电话铃声,对于正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人来说,无异于耳边忽然有人大叫起来,不被吓一跳才怪。每当有“来电”,自己就要被吓一跳,仿佛吓得魂魄都颤抖一下,久而久之不闹出幻听的毛病才不正常。但是,比起办公效率的快速提升,这点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火车站有了电话系统这一利器,能运行得更加流畅。杨玄感想着想着,忽然耳边又响起电话铃声,他已经无法分辨这铃声是真是假,抬头看向门口。铃声中断,外间传来侍从接电话的声音。“这里是交通部尚书办公室,请问你是哪里”数息后,侍从转到门口,向他汇报是火车站站长打来电话。杨玄感点点头,拿起黄色分机的话筒,放到耳边,然后伸手按下座机上的“接通”键,对着话筒说:“是我,有何事”第六百一十章 隔绝中外修宫城内,中书省,庭院里,宇文温看着角落电线杆上的一根根电话线,这些电话线,构成了中书省官署的一个“电话内网”,许多非机密的事情,可以通过电话来沟通、处理。门下省因为工作需要,已经搬出宫城,三省之中只有中书省留在宫城里,随时为皇帝服务。但中书省和皇宫总是有一段距离,所以宇文温想到了一件事:将来,电话技术实现了无损音质,皇帝可以打电话遥控中书省么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可以说就是为皇帝拟定公文诏令的秘书团队,皇帝要下诏,只需把大意说一遍,中书省的秘书中书舍人,就会以此拟定诏书。诏书经皇帝确认,正式发往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审核无误,发往尚书省执行。皇帝要是想偷懒,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中书省,口述诏令的概要,让中书舍人拟诏,再拿给皇帝看,虽然省了一段步骤,却没见效率高多少。为此还增加了一个风险,那就是接电话的中书省官员,无法确认电话那头的皇帝处于何种状态。说话的是皇帝本人皇帝意识是否清醒皇帝是不是被人挟持着科技进步不是万能的,如何避免有人“隔绝中外”,一直都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能实现“隔绝中外”的人,一般而言多为掌机要的近臣,这样的近臣,基本上都在中书省或中书省类型的官署任职。中书省,其名始见于汉朝,皇帝为加强皇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秘书掌握机密要政,因为尚书要频繁出入宫廷,多以宦官担任此职。宦官又称“中使”,故而任尚书的宦官得名中尚书,简称中书,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其机构名为中书监或中书省。与此同时,士人任尚书,其机构名为尚书台,长官名为尚书令,经过数百年,尚书台演变成尚书省,尚书令成为实际上的丞相。基于皇权压制相权的需要,中书省成了压制尚书省的必要机构,能担任中书令或者在中书令掌握实权的人,肯定是皇帝信任的心腹之臣。周国当年实行六官制,没有中书省的设置,但是春官府的内史中大夫、下大夫,御正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就等类似于中书省、中书监的正副长官。结果,当大象二年皇帝出现意外,恰逢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内史下大夫郑译、御正下大夫刘昉伪造圣旨,让外戚杨坚执政,掌握禁军。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历史上”,郑译、刘昉的行为,直接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由此可见,当皇帝身边掌管机要的近臣出问题,“隔绝中外”后,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宇文温还知道一个例子,同样是皇帝近臣、执掌中书省的心腹“搞事”,导致一个王朝走向末路。曹魏时,魏明帝曹睿即将辞世,因为太子曹芳年幼,于是他要设顾命大臣辅佐新君,一开始,曹睿考虑的是全部任用宗室。为曹氏江山稳固计,曹睿想起用叔父、燕王曹宇曹操之子为大将军,以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养子为辅。曹睿要凭借宗亲的力量,使得幼主曹芳有可靠的辅佐,然后宗室间相互牵制。曹睿的心腹刘放、孙资,控制着中书省,和曹肇、夏侯献是势同水火的政敌,而刘放、孙资作为皇帝心腹多年,肆意妄为,得罪了许多权贵,眼见着靠山要没了,必须给自己谋后路。他们在卧榻不起的曹睿面前不断进言,大赞实为草包的曹爽比燕王曹宇更适合当大将军,百般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为了实现所谓的制衡,还建议召回正在远征辽东的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掣肘曹爽。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赟的心腹郑译、刘昉。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昉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第六百一十一章 放手“陛陛下翰林、翰林院、如今筹、筹建完、完毕”翰林院内,翰林大学士卢楚正在向天子介绍翰林院的筹建工作,因为这位有些口吃,所以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宇文温看着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历史上第一位结巴科举状元”,面上无任何不悦之色,卢楚这六年来的仕途经历,证明其人有真才实学,所以区区口吃小毛病,算不得什么。问题是,将来大学士们作为中书省的“辩论选手”,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辩论时,口吃这毛病怕是不妙。不过宇文温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