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40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406(1 / 1)

d是觉得口吃有好处,就是可以在剧烈的辩论之中,用断断续续的陈述,打乱对方的辩论气势,让对方团队之中性子急的“辩论选手”急火攻心。政事堂辩论,不是泼妇骂街,不许人身攻击,不得对方打断说话,所以卢楚的口吃毛病反倒不会是弱点。宇文温在翰林院里边视察边听卢楚讲解,对于翰林院的现状很满意,他还试了一下翰林院里的电话系统,又看看大学士们的办公场所,以及在翰林院值守时的下榻处。简而言之,科技的进步,使得社会的总体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这在长安显得特别突出。别处不说,在中书省,“二十四小时热水供应”,夏有“空调”、冬有“暖气”,足以让入宫值守的官员们住得舒舒服服。当然,给“大老板打工”,就要对得起“大老板”给的工资和待遇,平日里多费神办事,那是必须的。如果说,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是皇帝的秘书,那么翰林院、枢密院的大学士、学士,就是皇帝的顾问,在皇帝决策时,提供文事、武事方面的“顾问服务”。文、武学士的人选,自然就要涵盖文事、武事、文学、水利、机械制造、工程营建、天文地理及各学科等方面的人才。如此,就面临着一个选拔标准的问题。以翰林院而言,文学士们如何在“文”这方面达到皇帝顾问的高度呢其一,文学类的要看学问,而评价学问程度高低的标准之一,就是科举成绩。虽然以分数定高低唯分数论有弊端,但综合考虑下,这是最公平相对的评价标准,所以要想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学士学问类,就必须是科举进士出身。其二,要看成绩、履历,工程类的学士选拔,要看其是否有大型工程、火轮船、火车管理的经验。其三,学问类,譬如选拔精通天文地理、各学科的学士,要么看其科举考试成绩,要么看其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其四,教育类,想要入选学士,就得有在公办学校体系任职的经历州学及以上,是不是官员无所谓。当然,在学士之上的大学士,是翰林院的“招牌”,既然是招牌,就得有好名声。范阳卢楚,出身五姓七望的范阳卢氏,有郡望,有成绩状元,靠自己努力读书、考试才当的官,是一个不错的典型,所以不仅被宇文温选为翰林院学士,还提拔为大学士,作为翰林院的“当家头牌”。如此安排,就是要提升科举的地位,引导文官的构成变化,将来,文官团体之中,科举出身的官僚占比越来越大,门阀政治就彻底断了根。当然,新时代的科举,不可以走向八股文这种死胡同,所以新时代的科举官僚,必须是“文理皆通”,还得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以及宽阔的国外视野。枢密院的武学士,也有相关的选拔制度,之所以要制度选人而不是天子随意钦定,就是宇文温要给自己的儿孙树立一个好的制度榜样。再过不久,等中书省两院筹建完毕,中书省、门下省的博弈就要开始了。中书省拟定的诏令,要经过门下省谏议院审核,谏议院的平章、参政们如果认为诏令不合适,必须给出明确理由并且列出来,而不是模模糊糊的“我就是不同意”这时,出席“诏令审核会”的两院大学士就要作为正方,和反方谏议院平章、参政代表进行当场辩论。大学士们在辩论中赢了按相关制度判定,反方的反对理由无效,重新投票表决诏令通过与否时,就不得以这个理由杯葛,必须让诏令通过。如果辩论输了,诏令打回中书省,从头再来。这样的审核方式,显然会降低诏令的审核速度,但宇文温认为这样的代价值得付出,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制度博弈,而一个国家只有靠制度来管理,才能长治久安。其次,为了避免中书省、门下省相互扯皮拖后腿,他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尽可能降低扯皮的发生频率,提高行政效率。见着面色坚定的卢楚,还有几位大学士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宇文温很满意,对于未来的制度下博弈充满信心。。。。。。。枢密院,宇文温站在一座巨大的沙盘前,一边研究沙盘一边听中书令、枢密使王頍介绍推演过程,新筹建的枢密院还未开始参与决策,却已经开始履行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战略推演”。推演题目是将来的灭高句丽之役,枢密院要推演的内容,是朝廷如何有效调动水运和海运火轮船、陆运火车,在短时间内将大量人员物资从中原投放到半岛。以后,还会有与东西突厥交战的战略推演,然后形成预案,存档备用,这就是枢密院日常事务之一枢密院,负责协助皇帝进行武事制诰,并且要和门下省的平章、参政进行制度下的博弈,但除此之外,还担负着一个职能,就是协助天子打仗。宇文温本人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还有赫赫战功,他可以直接指挥军队作战,不太需要什么顾问。到了太子继位,太子好歹也带过兵打过仗,对于军事顾问学士总不会太过于依赖,可到了孙辈当皇帝,恐怕就是个军事小白。那么,枢密院的任务很艰巨,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天子做出战略决策,或者在某一场战役发生之后,随时跟进战况,为天子做讲解,预测战局发展。免得不懂军事的小白皇帝乱指挥,在官军占上风时热血沸腾,要求前线主帅领兵全力出击来个大获全胜;在官军处于下风时,又风声鹤唳,要求前线主帅“避战保船”。这不是宇文温杞人忧天,随着电报的普及,坐镇中枢的皇帝和宰执们,在技术硬件层面上完全有能力遥控边疆战事,但这样的遥控,往往只会坏事。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人士来处理,所以,后世的总参谋部及其相关制度,以枢密院的形式出现了。毕竟电报有线电报已经有了,军队开始全面火器化,铁路网也在慢慢成型,进行战略决策和协调的总参谋部,其出现也有了技术硬件的支持。等枢密院一开始运作,朝廷任何战略和战役层级的军事决策,宇文温不会发表直接意见,枢密院经过推演做出的战略、战役决策,只要不是很奇葩,他不会否决。宇文温要让军事决策制度化,让皇帝在军事决策战略、战役层级中的角色淡化不是边缘化,身体力行,给儿孙做榜样:征战十余载、号称不败的祖宗都要听枢密院的决策,子孙后代如何能一意孤行他不希望因为自己无能儿孙的瞎指挥,导致无数将士白白阵亡。宇文温自己有见识、知识、能力,还有自制力,不会荒废朝政,所以若是建立一套完全围绕皇帝转的决策体制不是不行,还能最大化发挥决策效率。但是,他有能力、有精力、有自制力,不代表儿孙有。虽然身后事宇文温管不着,但建立一个健康、有效的决策制度确实可以的,那么首要一点,就是要学会放手。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后代,这套制度运转起来,是完全有效的。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第六百一十二章 放手续大街上,微服出巡的宇文温和杨济化身路人,悠闲地走在街边,边走边谈,满身轻松,但谈话内容却不轻松,“陛下,恕微臣直言,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而人性,总归是趋利避害的。”“举个例子呗。”“譬如李唐安史之乱时的潼关惨败。”“一上来就投剧毒,这话朕如何接”宇文温“啪”的一声甩开折扇,潇洒地一边摇扇一边走,走了几步,说:“朕已经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宇文温的态度很直接,杨济心中明白:“原来如此,臣知道了。”天子这段时间又对制度进行改革,在门下省设谏议院,在中书省设翰林院、枢密院,说是要完善制度,杨济现在这么说,算是犯言直谏。不过既然天子心里有数,杨济就不好再多说。“说真的。”宇文温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面色淡然:“人死如灯灭,两眼一黑,便再没知觉,子孙后代做得再出格,朕又有何办法”“玄宗一世英名,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潼关之战,本来哥舒翰只要死守,坐等河北局势好转即可,届时叛军退路被唐军截断,不战自溃,安史之乱也就提前结束了,不至于天下沸腾,开元盛世一去不再。”“玄宗在急什么很简单,杨国忠跟他说,哥舒翰恐怕有拥兵自重、拥立太子的嫌疑,于是这位坐不住了,逼着哥舒翰决战,待得战后就收兵权,结果呢败得一塌糊涂。”“你说得没错,制度再好,也得靠人来执行,即便皇朝名臣大将如云,若皇帝出昏招,谁也拦不住。大把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迎合上意,把制度当儿戏。”“但那是他们的事,届时朕早已不在人世,又能如何”宇文温的态度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他费尽心机搭建起来的制度,若是子孙后代乱来,那么这些制度就是纸糊的房屋,没什么用。封建王朝的死结就在皇帝,皇帝无人可制,所以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若有人能制得住皇帝,那么这个人迟早取而代之变成皇帝,于是各种制度在为所欲为的皇权面前,基本上无力招架。皇帝有才能、有眼光、有自制力,那还好,要是碰上个熊孩子,若大家业也就算不被败掉,也会被挥霍得所剩无几。宇文温现在和杨济说这种话,其实心态有些悲凉,人死如灯灭,他再能干,死后也干涉不了儿孙的行为。但是,他还抱有希望,那就是靠利益集团而不是什么忠臣来掣肘皇帝。利益集团是一个个由无数人组成的群体,可以说虚无缥缈,却又切切实实存在,皇权之剑再锋利,最多多砍几个人头,想要把利益集团斩草除根,那是难上加难。然而利益集团并不是好相与的,控制不当,不仅会伤人,还会吃人。明末的晋商,还有东南士绅,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看着国家、百姓坠入深渊,却可以心安理得高谈阔论,迎接新主子。那么,如何处理好皇权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宇文温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制度化的权力博弈,皇帝尽可能通过政治妥协的方式实现和利益集团的双赢,而不是双输。当然,不按游戏规则来的人或利益集团,这种游戏规则必须有能力将其消灭,不然规则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谁也不会把柜子当回事。所以,宇文温引入代议制度,让利益集团们能有制度化的权力博弈途径,参与到中枢决策中来,并且避免让这种博弈走向失控。那么,这些利益集团有了在体制内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有效途径,卖国的可能性相对降低。与此同时,皇帝虽然有兵权,但要摊牌的代价过大,以至于只能妥协,那么,只要中原保持对外的技术碾压,就能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去。他现在,给国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有很大概率保证国家熬过数十年时间,迎来工业时代的降临。到时候,帝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变成吉祥物,再怎么作死,也搞不乱国家。权臣们可以当首相,一样掌大权,又有制度保障,不需要和皇帝翻脸,两边相安无事,算是总结了自魏晋以来权臣和皇帝一山不容二虎的死局。当然,若是帝制被共和制取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这种事,宇文温不可能和杨济说,两人走在街上周围跟着一群便装侍卫,走着走着来到期货交易所边上。长安期货交易所可以看到各地交易所的行情,如今也能看到黄州股票交易所的行情,所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荥州期货交易所,宇文温看着热闹的交易所正门,颇为感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交易所和赌坊类似,你有没有入场试试手气”“陛下说笑了,期货和股票,微臣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敢入场”“你家的产业,不需要套期保值”“陛下,这产业之事,都是贱内管着,微臣概不过问。”“你这甩水掌柜当得可真是自在”宇文温说着说着,停下脚步,看着热闹的交易所,又说:“那么,将来呢儿子们分家,你这一家之主总得提前定个调吧”宇文温话里有话,杨济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自然是嫡庶有别,当然,微臣身为人父,总不能太过于厚此薄彼了。”“嫡庶有别那你不管女儿的么娘家人不给点底气,女儿在婆家怕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呐,朕就不同了,朕的女儿、外孙,都是有好处的。”“微臣怎敢和陛下比”“不不不,你这观念得改,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你的血脉嘛,不要不要因为女婿身份,你就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父亲,也不像个外祖父,真是不像话,”“是,陛下说得是,微臣必当反省”“朕知道,你不善经营,不过儿女总是不少,日后总要给他们留下些家底不是“宇文温絮絮叨叨的说着,杨济的女儿杨念云,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如今为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