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寒门枭士>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4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430(1 / 1)

d来安排。”“地方我已经安排好了,就在矾楼,明天中午我来接你。”“那就辛苦你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房地产生意,李延庆这才和郑荣泰分了手,雇一辆牛车返回自己府中。牛车内,李延庆开始更深一层思考和高俅会面之事,高俅为什么要结交自己,自己和高俅的关系该怎么定位肯定不是刘延庆那种投效关系,也不是蔡京的同盟关系,自己还没有资格和高俅结盟,应该是合作关系,互相帮忙,互相利用。当然,高俅想和自己合作,自己必须有合作的本钱才行,李延庆头脑里迅速转动,高俅显然不是看中自己在京兆府的一亩三分地。当然不是说京兆府不重要,但凡事有轻重缓急,高俅想笼络京兆府,完全以枢密使的身份去视察陕西路边军裁减进度,那时他在京兆府完全有的是机会,而现在他不惜冒着得罪梁师成的风险与自己秘密会见,肯定有所图谋,而且是很急的事情,那自己有什么资本让高俅如此着急地会面肯定不是为了梁师成,他若是有什么事求梁师成,找自己还不如找开封府王鼎,而且梁师成也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心腹,这一点他和梁师成都心知肚明。那又是为了谁心念一转,李延庆的嘴角便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知道高俅是想通过自己拉拢谁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论下午时分,李延庆和妻子前往曹府,这是早就定好的计划,本来上午计划是去宝妍斋和父亲打个招呼,但思思孩子之事和意外杀出的郑胖子挤占了上午的时间,李延庆就不得不把和父亲见面之事调到明天了,反正是父子,晚一天也无所谓。倒是下午去拜访曹府原本只是礼节性的活动,但郑胖子突然提出高俅要会见自己,李延庆才意识到,高俅的真正目的是曹家,曹家是功勋世家的领头羊,这是大家都不否认之事,曹家虽然没有子弟在朝中为重臣,但曹家依然在朝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自己去京兆府出任同知,不就是天子给了曹家的面子吗“夫君,小莲之事要不要给老爷子说一说”一般情况下曹蕴不会打扰丈夫的沉思,但眼看要到曹府了,曹蕴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了一下丈夫,收养孩子这件事还得和提一提,倒不是说征求曹家的意见,但提一提总是对曹家的一种尊重。李延庆立刻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他眉头略略一皱,但随即又舒展开了,笑道:“用不着专门给老爷子提这件事,老爷子年纪大了,咱们也尽量别让他操心,你给岳父岳母说一下就行了,他们会给老爷子说。”因为小莲是女孩儿,所以李延庆觉得没必要那么郑重,如果是男孩儿就不一样了,必须要很认真地给曹家解释。“我知道了,不过小莲那孩子真的可爱,连我都喜欢得不行,更不用说思思了。”李延庆笑了笑,“弹琴、绘画只是一种兴趣爱好,不能成为感情寄托,女人的感情寄托只有孩子,但现在她只是喜欢而已,还谈不上感情,感情就像酿酒一样,时间越长,它就越醇,思思和小莲的母女感情需要时间来沉淀,蕴娘,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曹蕴思索一下道:“夫君的意思说,现在不要把收养小莲这件事看得太重以免思思喜欢过头,孩子就变成了负担,是这样理解吗”“有这么一点意思,但也不完全是,现在她在兴头上,我们不能泼冷水,我的意思是说,最好能给她减轻一下负担,比如多找几个乳母”曹蕴笑了起来,“夫君不懂就别瞎掺和了,如果思思什么负担都没有,这孩子就会变成一幅名画,喜欢了看一看,不喜欢就收起来,正因为孩子不是她亲生,所以更需要她亲力亲为,你以为母女感情是怎么来的,光有时间还不行,是在洗尿、换尿布、喂奶、喂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上积累起来的,我心里有数,你就别操心了。”李延庆连忙举手,“好好算我多嘴,我不问了行不行。”“本来就是嘛”曹蕴抿嘴一笑,“你是男人,应该去考虑大事,这些养孩子的琐碎小事你就别管了。”牛车缓缓停在曹府门前,曹选夫妇已经门口等候多时了,牛车刚刚停稳,夫妇二人便迎了上来,“延庆刚刚回来,应该多休息几天嘛用不着这么着急过来。”曹选夫妇十分热情,甚至有点太明显了,其实李延庆也明白,自己丈人丈母在曹府地位不高,尤其在商议大事的事情,自己丈人都没有资格参加,但自从曹蕴嫁给自己后,丈人的地位明显提升了,大事小事都能参加,他们当然会看重自己,这一点在岳母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自己当了京兆府同知前后的态度可是大不一样。李延庆笑道:“本来就应该过来问候一下,倒是这么冷的天让二老在府外等候,我实在过意不去。”说着,李延庆便把手中礼物递了上去,“这是给二老的一点心意,都是京兆和陕西路的特产,京兆刘氏虎骨酒,岳父每天晚上喝一小杯,对壮骨很有好处,还有庆州的银狐皮,也是很有名的,希望岳母能喜欢。”女婿居然从京兆府带礼物回来,曹选夫妇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延庆有这个心意就行了,其实不用这么麻烦”这时,王氏又问道女儿,“宝儿呢,怎么没有一起来”“宝儿在家睡觉呢这么冷的天,我怕他出门着凉。”“这倒也是,明后天我去看看他,你们快进府,外面冷”李延庆和妻子进了曹府,曹选对李延庆笑道:“老爷子在等你呢我们先去他那里坐一坐,回头我们再喝一杯。”“好先去看看老爷子。”李延庆让妻子先回院子,他自己则跟随丈人向曹评的住处走去。虽然曹评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依旧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举手投足都有强大的气场,“我十月份专门去了一趟杭州,我还以为方腊把杭州破坏殆尽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杭州还是蛮不错的,我准备再买一千亩地,延庆帮我拿个主意吧”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李延庆笑道:“祖父不是已经在临安买了一千亩地吗再买一千亩地应该不需要我拿主意吧”曹评摇摇头,“延庆,这里面没有外人,我就给你说实话,一旦金国南侵,从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就抵挡不住金兵的铁蹄,迁都是必然了,我考虑要么是迁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锁函谷关一线,那京兆就彻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联系,要么迁去巴蜀,也不现实,毕竟还有南方,所以想来想去,迁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把后路找好,你上次建议杭州,我也觉得不错,但苏州也有可能,还有荆襄一带,你说要不要三头押注”李延庆想了想道:“荆襄不可能”旁边曹俨笑道:“延庆说得这么武断啊荆襄还是我提的建议呢”“荆襄无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战略要地,东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荆山,襄樊正好位于这个南下的战略口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会很频繁,都城不可能放在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鱼当了两年县令,很清楚这一点,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众多,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历史上北方政权南迁,都会选择江南,其实我倒觉得江宁是个很好的选择”“不可能”曹评摆摆手,“朝廷再不济,也不会选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只剩下苏杭了”李延庆笑道:“我之所以没有考虑苏州,主要是从交通以及粮食运输上考虑,苏州地势不错,背靠太湖,又有通济渠贯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苏州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仅有苏州所有的优点,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粮食漕运还是和泉州、广州等地联系,以及海外贸易,都要比苏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断言,如果朝廷将来考虑迁都,一定是选杭州。”大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庆的话,李延庆当然也知道历史上南宋定都临安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再三斟酌考虑的,应该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好吧既然延庆这样认为,那我们曹家经营的重点就放在杭州钱塘县”曹评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评又问道:“延庆再给个建议,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边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业也很发达,但我建议曹家买下南面的凤凰山。”曹俨眉头一皱,“延庆,我们也请高人看过风水,凤凰山一带王气旺盛,是建造宫殿之地的首选,如果真的迁都临安,选凤凰山造宫殿,那我们买下凤凰山,岂不是不智了”李延庆微微一笑,“如果是宝妍斋,我绝不会建议去买凤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说征就征了,最多给你几个小钱做补偿,但曹家的凤凰山,朝廷能说征就征吗”曹俨一拍额头,“我明白了,还是延庆高明啊”曹评眼中赞许之意更加浓厚了,他对几个儿子道:“你们都下去吧我再和延庆单独聊一聊。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众人都退下去,大堂上只剩下曹评和李延庆两人,曹评看了一眼李延庆笑道:“延庆今天过来,不应该是只聊聊家常那么简单吧”李延庆出任京兆府三个月,第一次回京,当然不会只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曹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延庆今天更想谈谈高俅之事,他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说说陕西路之事,他缓缓道:“不知祖父对边境裁军怎么看”过去三个月,西夏那边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邀请耶律延禧共谋云州,结果耶律延禧上当,军队被西夏大军全歼,耶律延禧逃回大青山却被金兵包围,辽国彻底灭亡,所有财富都被金国夺走,耶律延禧也成了金国的俘虏,而西夏趁势占领了云州。曹评忿忿道:“说起这件事我就是一肚子气,朝廷那帮文官不知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整天争权夺利,要么就是无所事事,要么就是风花雪月,谈诗吟词,连我曹家都知道局势不妙,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他们还懵里懵懂,没有一点危机感”李延庆心中苦笑,老爷子把话题扯偏了,自己也只能忍着。曹评发了半天牢骚,这才醒悟自己走偏了,他又回头道:“边境裁军,王黼的建议是让边军解甲归田,当然我知道这其实是官家的意思,想通过这次机会彻底消除种师道的影响,但我就告诉官家,平定方腊靠的是西军,北伐成功也是西军的功劳,而京城禁军却一败涂地,这么精锐的军队解甲归田太可惜了,官家最终同意了我建议,把边军调到京师,但都头以上将领全部换掉,遗憾啊京城那帮纨绔子弟都变成了西军的主要将领,一堆软骨头来支撑西军,这和卸甲归田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大宋的病根,腐朽到骨子里了。”李延庆心中着实不是滋味,尤其他很清楚西夏的战略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北部云州不得不放弃岁币而换取边境安宁那么简单,无论河东路还是陕西路,近百年和西夏对峙战争,已经在边境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几百个城堡和军寨,必须要有人镇守才能维持,十万大军是最低的驻军人数。但西夏一个岁币让渡就让宋朝放弃了这个打造了近百年的防御体系,只剩两万驻军,将意味着至少近一半的军寨和城堡要放弃,一旦放弃就会荒芜破败,再想拿起来就难了。李延庆不得不说北宋的灭亡并非偶然,实在是内部腐朽到了极点,为一点点尊严和蝇头小利,连自己的战略防御体系都放弃。但现在协议已经签署,而且已经不折不扣执行,再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是一种马后炮罢了。李延庆见曹评有点疲倦,便不想再耽误,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了,“祖父,明天中午高俅要请我喝茶”“那就去呗”曹评有点倦意地顺口回了一句,但他立刻便意识到了不对,怎么会是高俅曹评的倦意顿时无影无踪,他挺直了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延庆,“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让我的一个朋友来带话,我也觉得有点蹊跷,一张请柬就可以解决的事,他却弄得这么复杂。”“他是怕梁师成不舒服”曹评摆了摆手,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高俅这时候请延庆喝茶做什么他目光一扫,见李延庆若有所思,便问道:“延庆,你自己觉得呢”李延庆斟酌一下,缓缓道:“如果只是简单问候一下,他就没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或者让他儿子请客也就是了,他这样绕弯子,我觉得应该是大事,不知最近朝廷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曹评略一思索,猛然醒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