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造化图小说网>都市青春>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45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457(1 / 1)

d已经有人想掉头跑了。“不许跑,谁敢跑格杀勿论”事到如今,怕也没有用,既然判定是周军搞鬼,那么对方的目的就是要拖延时间,所以即便心中惴惴,也要硬着头皮拆穿对方布下的阵。“定然是周寇搞的鬼,冲上去把那些装神弄鬼的混蛋杀了”军令难违,隋兵呼啦啦一拥而上,向着驿站附近的鬼火冲去,怕归怕,但好歹己方人多阳气足,果不其然那些鬼火似乎害怕了,向着外面飘去。一群隋兵正追赶间,忽然脚下一绊,随后面前猛地立起一排东西,定睛一看,几乎吓破胆:一个个身披布帛的骷髅人,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啊啊啊有鬼啊”极度的恐惧让这些兵掉头就跑,将领斥之不及,连带着周边许多人都开始跑,一支军队瞬间崩盘。驿站内大厅里,被绑在柱子上的刘文静奋力挣扎着,他的嘴巴堵着破布说不了话,只能和其他人一般无助,外头的动静他们都听见了,却无可奈何。看着窗户那里的人形剪纸,刘文静心中悲愤万分:哪里有鬼,都是骗人的,你们这些胆小鬼,快进驿站救人啊。。。。。。广通仓,华州援军刚刚赶到,他们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火焰山”,心中俱已凉透:完了,广通仓完了,全完了。“怎么回事你们是怎么回事这么多兵守着,还让人把粮仓给点了大军的粮草都被烧了,这下子全完了”一名将领扯着生还者咆哮着,对方身着官府披头散发满脸惊恐,不住的哭喊着:“有鬼,有鬼,到处都是鬼火”“有你个头周军呢袭击粮仓的周军呢”“下官下官不知道啊,一群骷髅恶鬼冲进来见人就砍,啊啊啊”那人挣脱束缚,哭喊着向外跑去,看样子已经疯了,隋军将领看着烧成火山的粮仓,又看看满地的尸体,声嘶力竭的喊着:“马上去搜掘地三尺都要把周军搜出来”第一百二十三章 踪迹清晨,广通仓西北方向,渭曲芦苇荡,一脸疲惫的宇文温坐在石头上啃干粮,出发时携带的干粮只剩下最后一些,吃完后就没了。他身边围坐着一大群士兵,不过借着芦苇的掩护,远远看去根本看不出里面有人,而这也是宇文温计划中的藏身之处。广通仓位于渭水入黄河口以南,当然后世渭口南移,广通仓遗址在后来的渭水以北,今日凌晨奇袭得手后,宇文温领着虎林军渡过渭水,来到渭、洛交界的渭曲地区躲藏。原先的历史里,广通仓又名永丰仓是隋国的八大仓之一,而隋末瓦岗好汉占据的洛口仓兴洛仓也是其一,这八大仓屯积着无数粮食,据说历经隋末乱世、李唐建立后,存粮还能吃上数十年。宇文温觉得有些奇怪的是,这年头粮食储藏年限一般来说也就是三五年,还得是带壳妥善保存的那种,存了数十年还能吃的粮食是什么品种,真是耐人寻味。不过这与他无关,这个时候的广通仓,因为隋国没能统一江北的缘故存粮没有那么夸张,但也囤了不少,原本是“特供”长安,如今是隋国大军的后勤基地。广通仓完蛋了,长安城外的隋军面临断粮危险,只能是从别的地方运送,可还能从哪里送来蜀地是不用想了,洛州一带正在鏖战,洛州隋军的军粮未必有多余的,只能从河东经蒲津运粮食到西岸关中,然后走陆路到长安,只是仓促之间哪里能调集如此多的粮食这还是只是“技术问题”,广通仓被烧,直接受到打击的是隋军的军心,粮草供应不上,再能打的精兵都要完蛋,更别说隋军将领如今大多心怀鬼胎,一旦局势不妙,墙头草们瞬间就化身“反正忠臣”了。哼哼,宇文温火烧广通仓,搞不好名留史书的哟他想到这里不由得喜上眉梢,干涩难咽的干粮也凑合着吃完了,张鱼则是在一旁和其他士兵一起,用小布袋分装粮食。粮食从哪里来广通仓呗,即将断粮的宇文温没有脑残,在放火烧粮仓的同时,让人打包了一些粟米,以作为后继的军粮。那么问题又来了:翻山越岭搞奇袭,肯定没带着釜或瓮,没有炊具怎么做饭这个嘛,嘿嘿“郎主,笑什么呢”张鱼适时打断了宇文温的走神,别将陈五弟近前汇报,说四周警戒未见异常,前一批休息的将士已经小睡了一会,现在轮到他们这拨了。宇文温哪里睡得着,如今他沉浸在夜袭得手的喜悦中,心情有些亢奋,所以话也多了起来:“你们可知此处为何地”“不是叫做渭曲么”“非也非也,此处有名字,叫做沙苑,你们可知沙苑之战”沙苑之战,战局稍有变化都将改变历史的一场战斗,刚好发生在五十年前的这片地区。当时东西魏对峙,东魏丞相高欢率军进攻西魏,渡过黄河于蒲津登陆西岸入关中,兵锋自指三百里外的长安,兵力将近二十万。西魏丞相宇文泰率军出击,兵力不过一万而已,但他已退无可退,亲自领兵以少敌多,双方就在这渭曲展开战斗。渭曲有大片芦苇,其间泥泞难行,西魏军背水布阵,主力藏于芦苇荡中,分一部分兵力诱敌,结果东魏军轻敌冒进,追着“败兵”进入芦苇荡后果然遇伏。沙苑之战,西魏军以一敌十,歼灭和收编东魏军八万以上,所获粮草器仗不计其数。弱小的西魏政权得以巩固,此战亦名留青史。听得宇文温的介绍,众人恍然大悟,看看周边的大片芦苇,确实是藏兵的好地方,要是轻敌真的很容易中埋伏,尤其是骑兵,冲进这里面来根本施展不开。然而陈五弟有疑问:“国公,按说那齐神武也是打了许多仗的人,他就没对着这芦苇荡起疑心他身边的将领也不提醒么”“兵力优势太大,他已经不把西魏军放在眼里了。”“可是呃,若是放一把火把芦苇荡烧了,可不是一劳永逸”“他倒是想如此,却有人说怕烧糊了,没办法辨认宇文太祖的遗体,也没办法活捉以便昭告天下呗。”“哦”陈五弟点点头,不过随即心中冒出一个想法来。万一隋军来搜这片芦苇荡,怕有伏兵干脆一把火点了的话。。。。。。渭水北岸,一大队隋军正在前进,领兵的是同州刺史李浑,昨晚广通仓遇袭,火光冲天,同州方向也能隐约看见,只是事发仓促,他没来得及立刻派兵增援。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同州位于长安东北,位置重要,李浑安排好了防务之后,清晨时才带着兵马赶往广通仓,只是出城没多久便得急报:广通仓被烧得面目全非。完了,粮草没了,长安的官军怕是要军心大乱,没办法攻打长安,没办法为兄弟们报仇了周军攻入长安后,将留在城中的李氏族人杀个精光,有家仆侥幸逃出城到同州哭诉,李浑当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不省人事。他的父亲李穆拥护杨坚称帝,受封太师,李家因此满门富贵,而正是因为如此,周国不会放过李家,若论缘由,也确实是李家抛弃了宇文氏,但这不是他李浑放弃复仇的理由。但有一口气在,定然要活剐了宇文亮父子满怀复仇之心的李浑,放弃了增援广通仓的想法,如今他要做的,是把袭击广通仓的元凶抓到。袭击广通仓的定然是周军,李浑判断这支奇兵应该是翻越秦岭,从华山郡至潼关之间某个峪口钻出来的,而对方极有可能没原路退回去,因为潼关方向的驻军距离广通仓很近。华州方向的援军应该也到得很快,这支周军要是原路南撤,半路上就会和官军遭遇,而现在还没收到这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北逃了广通仓以北是渭水,过了渭水之后,东北面是蒲津并且有驻军,对方即便在蒲津夺船也没地方跑:河东依旧是隋国地界,若是想顺流而下,到了陕州三门峡砥柱山流域,会翻船的。所以周军度过渭水之后就是躲在面前的渭曲这里了李浑看着渭水北岸的一大片芦苇荡若有所思,芦苇茂盛,里面躲了人也很难看出来,而这个地方,他不算陌生。五十年前的沙苑之战,他的父亲李穆,随着周太祖宇文泰奋力杀敌立下战功,而当时的场景,父亲后来也多次说起。“若是当年高欢火烧芦苇荡,为父便葬身火海之中矣。”父亲的话回荡在耳边,李浑看了看芦苇的摆动方向,发现春风乍起,正是从南刮向北,他冷笑一声随即下令:“放火,烧芦苇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死灰复燃芦苇荡绵延数十里,如今冬去春来,芦苇干枯易燃,李浑命人在芦苇荡边缘多处点起火,借着东南方向刮来的春风,火势渐成。大火舔噬着北侧芦苇猛烈燃烧,浓烟滚滚伴随着“噼哩啪啦”响声,稍微走近一些,热浪混合着浓烟,让人有种窒息感。火借风势,几处着火点开始蔓延成片,火线渐渐向北移动,芦苇荡里惊起许多飞鸟,又有许多野兔等野物惊慌失措外逃。“使君,这把火怕是要烧上大半日,里面真躲着什么人的话,决计逃不掉了。”“你们领着兵从两边抄过去,见里面有动静就放箭”州兵们看向那越来越旺的大火有些踌躇,火线已经蔓延到将近一里宽,而且还在变长,这一把火烧过去后,芦苇荡怕是要化作灰烬,里面藏有多少兵都得死。渭水南岸有十余骑疾驰而来,那是增援广通仓的华州援军所派游骑,确定是同州州兵在纵火缉凶便掉头离开。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李浑有些黯然,广通仓完了,长安城外的大军粮草接济不上,迟早会出大问题,周军若是在关中的长安站稳了脚跟,那么局势就不可挽回。隋国看来很可能撑不下去,那么李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六年前尉迟迥起兵反杨,派使者到并州劝时任并州总管的李穆一起举兵,身为其子的李浑当时极力主张站在杨坚这边。宇文氏失了人心,不值得效忠,尉迟迥派来的使者被扭送长安交给杨坚,所以到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都不会放过他们家。当年父亲的豪赌,为李家带来了满门富贵,可世事变迁,如今看来是输了。隋国若是完蛋,别人可以投降,可是他们李家只有死路一条,年前住在长安城内的男丁被周军杀光,对方已经表明了这个态度。一旦晋王杨广兵败长安,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奔南朝。入益州,再乘坐大船顺江而下进入陈国地界,大概能保得一家老小安全,荣华富贵什么就不用想了,能寓居江左了此残生已是老天保佑。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忧心忡忡,唯一的期盼就是晋王能够速战速决,在断粮之前击败周军拿下长安,长安城内有太仓,囤积着大量粮食,凭此可以渡过危机。“使君,芦苇荡内似乎并无异状。”“不可掉以轻心,继续点火,把这一片地方烧个干干净净你们一个个都盯紧了,有动静就放箭”大火越烧越旺,浓烟大作几乎占据半边天空,不时有游骑从渭水南岸疾驰而来,待得问明是在搜索周寇后便纷纷离去。这场火一直烧了大半日才消停,李浑命士兵在灰烬之中搜索,除了发现烧死的野物之外,并无任何人形遗骸。“使君,都搜过了,这片芦苇荡应当没有藏人。”“都细细看过了”“都看过了,确实没见人的遗骸。”李浑看了看余烟未散的旷野,面前的芦苇荡已经少了大半,既然没有发现人的遗骸,那么看来袭击广通仓的周军是逃到别处去了。“奇怪,他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天色渐晚,李浑率领州兵回州城,同州州治武乡距离此处有二十多里,再不回去怕是要误了时辰。州兵步骑混合以步卒为主,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大队人马绕过被焚烧大半的芦苇荡,沿着来路向北面州城方向前进,半途依旧路过大片芦苇地。渭曲沙苑一带芦苇众多,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方才他们焚烧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那里最接近广通仓,所以是怀疑的重点。其他地区也派了人去搜,没发现什么可疑踪迹,既然没有收获,那么周军大概就不在此间。走了数里地,一切如常,众人的提防之心少了许多,毕竟来的时候没有碰见,回去的路上应该也不会有,总不能死灰复燃弓弦声响,箭如雨下,同州兵猝不及防下被射乱队形,道路两旁的芦苇荡里冲出士兵,嚎叫着向他们杀来,李浑见状心中哀叹一声:成日里打猎,反倒被小兔迷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浑久经沙场不会被伏击吓懵,他临阵不乱指挥着部下迎战,而随行部曲也很快投入到白刃战之中。李家的部曲历经祖孙三代,都是忠诚可靠的战兵,随着郎主身经百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得郎主命令,即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双方兵力看起来势均力敌,己方不过是忽然遇袭落了下风,只要能突破对方的一角,就能撕开一条裂缝,最后扭转战局。李浑如是想,他的部曲也是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